人物故事

范群:梦始硅谷,梦圆归谷

2024-06-24 10:44: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校友联谊会 点击: 收藏本文



人物简介

1.jpg

范群,1958年生,美籍华人。


1987年作为国家教委公派访问学者赴美留学,获美国SyracuseUniversity物理学博士。范群博士具有二十几年的科技研发和企业管理经验,历任硅谷SymyxTechnologies,Inc.(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硅谷AccelergyCorp.各级技术职务及副总裁,是三十余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及专利申请、二十来篇论文的共同发明人和作者、新材料高通量技术开发专家。


2010年,范群博士回国创业,现任广州归谷科技园有限公司总裁、广州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理事长。同时,担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广东省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广东留学人员联谊会·广东欧美同学会首届副会长、广东省侨联海外理事等社会职务,并荣获国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领军人、广州市“百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




“创业,我们永远在路上。”眼前的范群博士,简单的白衬衣加西裤,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自信中透着儒雅、睿智,散发出广东人的低调实干气质。


从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深造,到2014年回广州创建归谷科技园(GrandTechPark),硅谷对于范群来说,不只是一个话题,更是掌握在手中的命运,这个命运从“美国硅谷”连接到“广州归谷”,见证着海外学子对家乡故土别样的情怀。


人生角色一直在转变,他的奋斗初心却从未改变。凭借在专业领域埋头实践、苦练的硬功,范群积极与国际前沿科创接轨,以科技为基、人才为梁、创新为魂,承载“海归”们科技创业的壮志,释放满怀激情的澎湃科创动力,带着与硅谷一脉相承的“折腾基因”与“创业冲动”不断勇往直前,成就更辉煌的自我。


2.jpg

范群与SymyxTechnologies团队合影




创新和冒险的基因


1958年,范群出生在广东汕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当地的优秀教师,从小对范群要求严格,范群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环境,品学兼优。1980年代,他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先后成为全校当时最年轻的助教和讲师。


1987年,范群考取了国家教委公派选拔的访问学者资格,远赴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留学。期间他又考上该校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


“那时的中国留学生普遍有一种献身科研的精神,会倾向于选择自然科学类专业,如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范群说,选择物理学专业继续深造,意味着未来要面临更大的就业挑战,一般只能留在高校或者大公司的科研所从事研究。在范群出国后不久,和他一样留校任教于华师生物系的太太陈惜吟也作为访问学者来到雪城大学。博士毕业前,通过朋友推荐,范群来到位于美国硅谷刚刚创立的SymyxTechnologies应聘。当时,这间科技公司刚成立还不够一年,正在招兵募马,吸引了不少来自哈佛大学、加州理工、麻省理工等名牌高校的高材生参与应聘。最终,范群十分有幸,得以如愿加盟。


范群加入Symyx时,整个公司大约20多人,凭借世界领先的高通量新材料开发技术,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于1999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回忆起当时的工作氛围,范群说:“既有科研工作常有的挑战,又有创业独有的未知变数压力,每攻克一个技术难题,都能给我们带来高度的兴奋感。”


一个成功的创业型公司往往需要成员们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每个成员都得十分拼命。为了攻克一项技术、调试好一台设备,公司的同事总是争分夺秒,不肯拖到第二天,往往在一项技术正式发布前,许多研发人员会带着铺盖到办公室打地铺。范群常常是晚上啃一个面包,奋战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中,他知难而上,从研发人员一直做到公司高管。


“硅谷人骨子里总是有一种创新、创业的冲动。慢慢地,我们都被植入了硅谷的创新精神和冒险家基因。”范群说,在硅谷工作,每天午餐时,大家一般不会聊家长里短,而是在不泄露公司核心机密的情况下,彼此交流技术问题,看看是否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在硅谷的工作中,范群实现了从技术岗位到管理岗位的转变,也经历了一个科技公司从初创到上市的整个流程,为之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年过不惑踏上归国创业路


“从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之后,我个人与祖国的纽带从没有断过。”由于身处硅谷,且较了解国内情况,也热心服务于硅谷的专业社团,自然有不少有意创业的留学人员和国内有需求的企业寻求对接帮忙。从1999年始,通过深圳高交会和广州留交会的平台,许多海外学子走上了回国创业之路。这中间不乏成功人士,但更多的人还是抱憾而归。“随着中国对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各种政策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人愿意回国创业。”在联络和陪伴海外留学人员寻找发展机会的过程中,范群看到许多优秀人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创业成功,他感到非常可惜。“要成功创业,除了有好的技术研发实力作为基础,更大的挑战是如何把握产品的市场定位、融资能力、市场拓展等问题。财务、管理、推广、售后……哪个环节做不好企业都不会成功。”为了解决海归回国创业的种种“痛点”,范群暗暗谋划,心中渐渐有了科技园孵化器的雏形。


在Symyx工作了近九年后,范群加盟硅谷另一家初创科技公司AccelergyCorporation,担任副总裁。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了2009年全球洁净能源百强企业。


又过了四年半,时间来到2010年,范群携同几位留学欧美多年的志同道合者回到广州,创办了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WaygreenTechnologies)。这支创业梦之队筚路蓝缕,日夜兼程,开发出了中国机动车尾气减排急需的国五、国六脱硝催化剂产品,并实现了国五产品的量产,科技成果还获得了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这些创业的过程中,范群和他的创业团队经历了其他创业者一样的艰辛困难:对国内商务环境、人事管理方法不够熟悉,公司产品投放市场须有的准入门槛,行业内资源积累不够,市场拓展上必须突破的瓶颈;销售应收款回收难,国内的投融资体系对创新型公司比较于硅谷风投有着不同的考量标准……


范群和伙伴们在创业路上遇上的一系列难题,也正是许多海归回国创业碰到的共同壁垒。也正是看到这些问题,范群脑海中的科技园规划越来越清晰。“创建一个特别的科技园,为后来者打造一个可以解决他们‘痛点、堵点’的平台,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创业条件,这是我做科技园的初心。”


3.jpg

范群在硅谷实验室与同事合影




从“硅谷”到“归谷”


为了让初心和思考落到实处,2014年,在黄埔区支持下,经过多方联络和筹备,范群联合了美国硅谷相关专业协会和投资人中环投资集团,广州归谷科技园正式得以破土建设。作为广州开发区重点产业项目,“归谷”坐落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十个核心创新平台之―的广州科学城,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


“以‘归谷’命名我们科技园,顾名思义就是为海归人才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此外,取美国硅谷的谐音,希望借鉴美国硅谷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模式。”在范群的蓝图里,这里是一个既可干事创业,又能快乐生活,还能感受到乡愁的地方。园区中建有五栋办公孵化楼和两栋科学家SOHO,并打造了一系列覆盖文化艺术、运动休闲、活动会议、商务洽谈等需求的多功能配套空间,一站式满足人才、企业“创新创业,快乐生活”的多维度需求。


“我的目标是引入300~400家高科技企业,而且会引入投资机构,整合一个‘投融资角’,将硅谷的投资机制缩影放在这里。”广州归谷根据广州开发区加快“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定位,充分发挥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和配置作用,积极打造“境外孵化器、国内创新平台”的哑铃式科技创新孵化模式。


在境外孵化器方面,范群和归谷团队积极整合美国硅谷资源,着力打造一个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海外发展矩阵,形成了“寻项目―前孵化―引回国”的全链条海外服务工作新模式,实现国内外资源高效对接,促进国际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构筑综合性跨境孵化服务专业平台。


“归谷设在硅谷的孵化器有一万二千多平方米内部面积。”范群介绍,硅谷孵化器和归谷科技园犹如哑铃两端,对外作为海外基地,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把脉问诊”企业发展,联结海外专业协会;对内发挥资源转换效应,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融合,服务营造科技生态,构建发展支点等多重功能。同时,与全球领先的创投孵化器PlugandPlay(简称“PNP”)建立全球基石合作伙伴,融入国际创新生态;整合创投资源,引入红杉资本、新风天域、星图资本等国际投融资机构,构建完整孵化链条。


4.jpg

 归谷科技园全景图


“我们归谷科技园承担的,不仅是让这个孵化器成为创新技术人才、创业华侨华人、各类企业的落脚点,更是赋能来到这里的技术、人才、项目、企业,让他们能够落得了地、生得了根、长得了果,为他们赋予全生命周期的成长培育与加速。”说到这,范群眼中满怀希冀。


5.jpg

 公园山顶“问天阁”




万物归谷,创领未来


归谷科技园所在的位置有个特别的名字:犀牛望月山。漫步园区,显眼处可见象征着创新独角兽的犀牛雕塑,园中央的蜿蜒小径将我们的视野引入公园山顶“问天阁”白云舒卷的胜境,让人深深感受到“绿色、生态、创新、艺术、人文”理念的灵动交融。


迄今,归谷科技园已经荣获了首批广东省“南粤侨创基地”、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侨界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示范园;粤港澳大湾区海归之家;广州开发区引才工作站、新侨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服务合作园区等荣誉称号。


“在结合自身特色和需求的基础上,归谷科技园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复合型产城融合园区。”范群介绍道,通过实施多项创新举措,我们将努力把归谷科技园打造成为国内科技园区4.0版的全维度标杆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成为服务地区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梦始硅谷,梦圆归谷。抚摸着心爱的赭红色犀牛雕塑,范群深情描绘着自己的“归谷梦”:“我希望能够尽我的绵薄之力,在国际创新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归谷定将带着天赋的硅谷基因,荟萃英才、集聚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熠熠生辉。”


6.jpg

 范群博士在归谷犀牛雕塑前






对话范群: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文|晓琳

摄影|勇军


“书法能锻炼我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这个过程和创业的过程有点像,内化、内化、再内化……”在范群办公室的墙壁上,最为瞩目的是笔酣墨饱的“归谷梦”三个大字。说到倾注大量心血的广州归谷科技园,范群侃侃而谈,流露无限憧憬。


《时代潮人》:归谷科技园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留学华人华侨归国创业的知名品牌,在海内外的影响也非常大,您当初主导创办“归谷”的契机是什么?


范群:这事要回溯到二十几年前了。因为我一直陪伴很多海外留学人员到国内参与科技交流和投资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很多优秀的成功例子,但也看到很多无法按照自己初心创业成功铩羽而归的人。特别是一些很好的项目技术没有做成功,这是很可惜的。


海归回国创业,常常会碰到水土不服或是资源不够的情况,这就需要他们不仅关注技术成果,还要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增强对市场情况的把控,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运营能力。但这恰恰是许多科研技术人才的短板。


我作为海归创业者,深知创业维艰,创新不易。尽管高层次国际人才掌握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具有引领市场结构性变革的潜力,但人才要成功创业也需要大量的配套专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我就想怎样能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为他们打造一个离成功更近一点的平台,这也是我当初要去创建归谷科技园的一个初心。


《时代潮人》:您说过,在美国硅谷,看到过“猪”跑;回国创业,是自己养一头“猪”,或者说是“养一个孩子”;做归谷科技园,目标是养几百头“肥猪”,也可以说是“开一所学校”。您觉得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相比广州开发区其他科技园来说,归谷科技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范群:严格来说,我们还在路上。过去这几年,按照我们原来的顶层设计思路,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展,现在我们是国家、省市区几级相关单位非常重视的一个科技园区,也成为海外很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首选之地。这得益于广州开发区优渥的创业条件,本地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的产业跟人才支持政策,另外粤港澳大湾区也有十分雄厚完整的产业基础。


在广州开发区这一个区级单位里边就聚集了几万家企业,其中的海外五百强在这里落地的超过180家,各条产业链上供需两端的这些企业资源都很完整,这对我们做好广州归谷科技园来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大多都有科技报国的家国情结,而我们身上还多了一份硅谷创业者的激情热血。怎样把原来在美国硅谷长期工作跟生活得到的经验和知识,移植到归谷科技园来,也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功课,所以我们还在向目标进发的路上。


说到独特的地方,从建园开始,我们跟别的园区就有点不一样。因为我自己长期在海外学习跟工作,因此更多想体现两个关键词:一是国际化,二是高科技。我们这两个特点比较浓厚,另外我们聚焦海外人才跟华侨特色更多,也更注重把人才、科技和投融资市场做精准的对接。


《时代潮人》: 您一直在为海归人才充当“联络员”,您在其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范群:因为我比较早出去留学,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硅谷科技领域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科技创业的经验。在硅谷待过的人,血液里都有爱折腾的基因,都有创业的冲动。在那边不管是同学还是同事,大家经常通过各种形式的聚会,谈谈你在做什么我在做什么,两个人合起来是不是又可以创新做个什么技术项目。在这种氛围下,自然而然就想创新创业,这也是整个硅谷的文化。


我觉得这种文化是非常积极的,它可以周期性地推动一些硬核科技的实现。我回来创建归谷科技园,也想打造一个“小硅谷”,让很多喜欢创新创业的人到我这里来集聚。


海外人才归国创业初期,存在着不少难点和痛点。硅谷最尖端的技术移植在国内市场上有时候面临水土不服的窘境,如果不深刻熟悉国内市场环境,很难成功。另外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由于中美的融资渠道和习惯差异比较大,海归对此未能很好适应。缺乏团队、不熟悉创业环境、单打独斗等因素也是华人华侨归国创业的困境所在,因此需要有人做好牵线搭桥的“联络员”角色,尽力去帮助他们。


《时代潮人》:您是从一个科技工作者转型为企业家的,您觉得这对您来说有哪些挑战?


范群:从技术派的科学家转身为企业家,要明白技术只是公司要素的几分之一,其他包括公司管理、财务管理、融资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要素要集聚起来才算完整,这一定要有团队,一定要有人干其他三四件事情,而不是你一个人包打天下。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不认为自己是企业家,我是一个“四不像”的人。搞科技的人一般会追求极致,在个人领域里去做深度的挖掘和发明创造,这些人是非常了不起的,很值得大家敬佩。但要成为一名企业家,他的思维方式、视野领域等都要更宽一点,要做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叫发散性思维,比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有很强的对商业信息的萃取、加工、提升的能力。现在科技领域里确实需要有一大批有商业脑袋、能整合资源的人,去把科技工作者手上的硬科技,转化为技术商品,造福于社会。


创业要成功,需要把六七条创业必要元素的直线交叉整合到一个点上。说实话,如何实现从科技工作者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我还在路上。我觉得如果能够做到这两者的良性统一,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


《时代潮人》:您觉得现在出国留学跟您当年留学有什么不同?您的成功经验有没有现在年轻人可借鉴的地方?


范群: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特点,如果硬要去比较,我觉得应该说现在的年轻人更幸福了,他们的选择机会更多了。我们那个时候,公派访问学者的名额是非常少的,能够考取出国要过五关斩六将。那时我多想我们什么时候也能让每个家庭都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国去学习,你看现在基本都实现了。


我那时候留学条件很艰苦,本身家庭是没办法支持你的,只能靠自己努力去拼,去争取全额奖学金,才能顺利把博士读完。因为大家都比较拼命,所以中国留学生在当地学校里都是出类拔萃的,容易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现在虽然比较“卷”,但是各种科技公司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也是有机会等着大家的,年轻一代起码不用太多地去担忧生存的问题,可以全心全意做好学习研究,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我觉得不要刻意去塑造一个成功的标准。我只是众多勤劳刻苦的潮汕奋斗者之一,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我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总的来说,大家只要努力肯定有机会,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年轻人只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在每个年龄段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你离成功也就近了。


《时代潮人》: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您如何理解这一要求部署?


范群:中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是非常及时的。我们传统经济发展到今天,要呼唤一些更强劲的有突破性的创新科技,呼唤加快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也呼唤更高层次的人才资源配置。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广东调研,对粤港澳大湾区寄予厚望。广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直引领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几年的潮头,一直处在经济发展最前列,这边的人才跟产业是集中,高校的教育体系也比较完善,人才的后劲是能够保证的。关键就是怎样去设置好这套体制,去刺激跟鼓励更多的人才愿意投身突破性创新,去开发更多有竞争力的高质量技术产品,这是我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7.jpg

范群博士在归谷“侨心林”


《时代潮人》:广州归谷科技园荣获首批广东省“南粤侨创基地”、广州开发区引才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服务合作园区等荣誉称号。请介绍一下这些基地如何发挥作用?


范群:很荣幸“归谷”能成为广东省侨联选定的第一个“南粤侨创基地”,还是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侨界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示范园、粤港澳大湾区海归之家。“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民间生力军之一,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涉侨社团组织和海外华侨华人专业社团等民间科技社团力量,更是成为开展中外科技交流的重要渠道。


努力发挥作用去吸引更多侨资、侨力、侨智,把各种资源团结起来一起做好创新创业,这是省侨联颁发“南粤侨创基地”这个牌子的用意。归谷全面投入使用之后,我们获得了像南粤侨创基地、中国科协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工作站等各种成果转化基地的荣誉,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让“归谷”成为一个人才跟高质量项目集聚和发展孵化的好平台好推手,成为人才跟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大的企业等对接联动的好地方。


8.jpg

 范群博士展示他的技术成果


《时代潮人》:今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汕头举办,您认为潮商的精神精髓是什么?在当今环境下,怎样带动更多潮人资源回报社会,为家乡贡献力量?


范群: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汕头举办,这是海内外潮人的一件大事。希望借这次大会,有更多跟我一样长时间在海外学习工作的人回到国内来,关注家乡,投资家乡,共同来关心家乡的经济发展。


潮商是一个非常勤劳刻苦的群体,一些优秀的潮人在海外做出了很大成绩,其中的优秀代表大家也都很熟悉,他们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在海外努力奋斗,成功后回来报效家乡,这是我们潮汕人一贯的好传统。因为我在海外时间长一点,能看到现在第二、第三代的海外潮商后代,基本都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奋斗成为律师、医生,甚至当地政要,跟老一代的潮商不一样,他们已经慢慢能够渗透到美国整个主流社会里去,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老一辈潮商对家乡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在活力和能力方面不一定能跟上,所以我觉得应该尽量去挖掘海外二代、三代潮汕人的作用,传承好潮商精神,激励年轻人也热爱家乡、回报家乡,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新的命题。




转载|时代潮人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55号华南师范大学校内小红楼(高校新村E、F座对面)

邮编:510631 电话:(020) 85217420 E-mail:xyh@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