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我校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校友会一行参观广州市九号工程和林克明旧居

2024-04-01 16:06: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校友联谊会 点击: 收藏本文



3月26日,我校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校友会会长韦东庆一行十人赴广州市九号工程、广州市人民防空教育馆以及林克明旧居进行参观交流,开启校友会自去年成立以来的首次线下活动。通过活动,校友们了解广州市战时组织开展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广州城市建筑发展史以及中法友好史等,增强了忧患意识,增加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该活动得到广州市坑道管理所副所长时光以及工作人员的支持。


在广州市人民防空教育馆,讲解员细致地讲述了空袭、防空等相关历史知识。韦东庆一行参观了总控室及战备应急物资仓库,察看了模型、实物、模仿数字防护衣服的穿着,集中观看了“羊城天盾--广州护民之盾”纪录片,为验证学习效果,还在防空教育馆进行了选择题测试。


在广州市九号工程,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位于地下几十米深的九号工程建设发展概况。九号工程作为广州市人防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65年破土动工,出于建设的保密要求,对外使用“九号工程”代号,1972年,主体工程投入使用。在过去的五十几年,几代人防人坚持全天值守,精心维护,时至今日,该工程依然运转正常,发挥着重要的战备作用。针对九号工程实际情况,广州市坑道管理所在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工程内渗出的地下水经过处理后直接饮用,很好地解决了战时疏散人员的饮用水问题,以实际行动履行人防部门“战时应战、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


韦东庆表示,今天的参观学习,使我们对人民防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九号工程”作为上世纪60年代设计建设的地道式人防工程,是早期人防工程的代表,也是历史发展的缩影,更是当今战备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典范。


1.jpg


2.jpg


3.jpg


在林克明旧居,校友会秘书长谢少波为校友们现场介绍了林克明旧居建设发展概况,并受到校友们的肯定与赞扬。他表示,从华师大毕业后,经工作单位分配,自己在此建筑里居住、结婚,对此建筑充满了感情。同时,对此建筑进行修缮活化的是自己的揭阳第一中学校友,此建筑修缮活化的管理者是自己的工作同事。


据谢少波分享,广州市越秀北路394号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广东现代建筑开拓者林克明的旧居,也是其设计建造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之一。在漫长岁月里,这里曾荒废落寞,难寻昔日记忆。2023年6月20,该建筑经过修缮及活化之后,以林克明旧居陈列馆再现于世人。由于林克明曾留学法国,此处也是中法友好参观点。作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林克明在二十世纪参建或设计了中山纪念堂、广州市府合署、广州火车站等百余项优秀建筑作品,至今,其部分建筑作品仍是广州的地标建筑。在学术方面,他引进了国际建筑新思想,立足岭南本土实际,1932年,与一众建筑先贤创办勷勤大学建筑系(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前身),可谓桃李满天下。1935年,林克明在越秀北路394号亲自设计并建造了一栋现代主义风格住宅,并生活于此。低调的林克明旧居,实际上也是广州早期现代建筑代表作的硕果。该旧居布局巧妙,利用了越秀北路与东濠涌之间的地形高差,通过错层设计形成因地制宜且富于变化的建筑空间,足见建筑设计功力之深。林克明旧居造型简洁雅致,巧妙利用地形高差,设计手法和建筑形式独树一帜,是岭南乃至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现在将旧居进行修缮,成为展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窗口和交流空间,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建筑活化既需要情怀,更需要技术。林克明旧居陈列馆是广州市保护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的试点之一,已承担城市微型博物馆功能,成为广州市人文历史旅游路线精彩的一环。


4.jpg


5.jpg




文字&图片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校友会 谢少波

责编&初审 | 郑志荣

复审 | 吴小绒

终审 | 刘凌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55号华南师范大学校内小红楼(高校新村E、F座对面)

邮编:510631 电话:(020) 85217420 E-mail:xyh@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