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兆安,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17年后辞职下海,历经波折终成商业宏图,现任广州盛世传奇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意桥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方影视传媒发展智库理事长。除却一位成功企业家的身份,他同时还是欧洲科学艺术人文学院名誉院士、瑞士欧洲大学硕博士领袖学院博士、广东省青少年体育联合会荣誉会长,在公益方面先后为扶贫助学、赞助国家女子花样游泳队及广东省田径运动队、支持联合国世界针灸日系列活动、保护珍贵文史资料等慈善事业奉献爱心款数千万元。提及出资支持了华南师范大学首届全国高校“教授杯”乒乓球比赛一事,温兆安直言:一切源于情怀和担当。
风起于青萍之末
“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1979年,温兆安参加高考考入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师资班,历经四年的刻苦学习顺利毕业。作为专业的体育教师人才,在众多高校向他抛来橄榄枝的情况下,他服从国家分配与华南师范大学结缘,开始了在华师的体育教学生涯。活跃是温兆安对自己在华师校园生活的最高概括,校园舞会的组织策划、学生会的构建发展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十七载的华师生活在他的叙述中有一种平淡的安闲舒适感,那隐隐闪过的雀跃是他独有的回忆。日历翻过了一页又一页,秋天的叶子也飘下了一片又一片,时光倏忽而逝,他的生活却一如多年前,时刻充斥着平淡、安稳、一成不变,甚至少了一开始初为人师的新鲜与兴奋感。对每个人来说,当一件事愈来愈熟练、愈来愈得心应手,就难免走向两个极端——强烈的厌倦感或强烈的归属感。温兆安,一个骨子里便不屈于平淡的人,如何能只拘在这一方天地,去写一篇已经结尾的故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是温兆安在多次大型演讲活动中的名言。在创业激情与思维活力的碰撞下,1997年,他开始走出学校,参与了许多社会活动并游历了二十多个国家,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当那些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汇成一股洪流冲击着他的灵魂时他知道,他必须有所变化、有所作为。于是温先生和朋友创办了教育培训机构,哪怕在他嘴里自嘲此事为“骑着单车讲成功学”,也能想象得到数十年的讲台经验下他是怎样的学者气派。但对他而言,这样的创业依然不够,这仍然是在卖技术,为别的老板打工,未来依然是有限的。最终,创办实业公司成为了他的选择。2000年,他正式离开了华师,放弃了这个被普遍认为是铁饭碗的职业,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他是这样叙述的:“我的父亲也是体育学院的教授,我看到他就看到了我的未来,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无功无过,但却不是我人生的真正要义” 。他不愿意退休后便每日躺在摇椅上,养养花、逗逗鸟,这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所在,他所追求的诗与远方是充满激情和挑战的未来。华南师范大学于温兆安而言是一个起点,一个由地面探向高空的跳板,他的理想注定了这里不会是他的终点,但华师永远是他的一个有归属感的人生驿站。
温兆安接受欧科院授衔
万丈高楼平地起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万丈高楼起于垒土。”温兆安亦是从一尘一木开始建设他的商业大厦,由量而起、由质腾飞。他说:“这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期间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艰辛困难,无论有多少挫折,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灯,那就是梦想。因为心中这一盏灯照亮着前方的路,才能让我们奋勇前行。”如同大多数成功人士一样,温兆安也鲜少提及创业初期的艰辛,这并不是对灰头土脸的自己避而不谈,而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坚持和奋斗当作一种炫耀的工具。当苦尽甘来,自己付出过的汗水,早已成为了留在心底的力量源泉。毋庸置疑,一个体育人下海经商必将面对艰难,那些错失良机、行差踏错在最开始难免会带来遗憾,增加了时间和金钱成本,甚至可能会动摇方向,可这些却无法磨灭温兆安的韧劲,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梦想的火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008年,他的火种开始燃起,努力地散发光和热,事业开始了腾飞。如他所言,“要有资本概念,要有资金周转,要有商品做载体”才叫做实业,由卖技艺到做生意这是一大质变,也是成功的开篇。作为有国家牌照的直销企业,他和别人联合创办的中脉、真美国家品牌都是从小有名气成长为家喻户晓。也许每一个不同领域的探索都有不同的困难和挑战,而温兆安认定,他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诠释——把握趋势,洞察人性。人性这样的一个极其有深度的词引发的是思考,是落到员工个人的福祉,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平地起高楼重在亦是难在人心基础,而温兆安对企业文化的见地高屋建瓴,无疑是一大助力。
正因为这样超前的领悟,迄今为止温兆安对各大领域的探索都获得了良好的反馈。中脉科技美体事业部、淡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丽象万赢日韩料理餐厅、安伴酒店管理集团,意桥岛文化旅游,兆安集团,两岸三地民间智库都是陪伴他走过这些年的尝试和发展。作为广州市兴宁商会连任三届名誉会长的他,深谙商场如战场,因此他出招奇且精,每一个趋势、每一次机会都是他在这时代浪潮中的立足点。中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已走过帆影零星、百舸争流、泥沙俱下等不同阶段,在很多行业呈现出水落石出般的清晰格局,代表性企业品牌不断树立,温兆安的事业高楼如日中天。
在“世界针灸日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活动”开幕式上温兆安接受各国媒体采访
责任和使命不可推卸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是自然馈赠;玫瑰余香,滴水清泉是人间温暖。温兆安作为一位公益家送出的温暖数不胜数,资助中国花样女子游泳队,奖励广东田径运动员,捐赠诺贝尔科教文基金、体育发展基金,把中脉基金的关爱阳光洒向贫困地区,支持联合国世界针灸日活动……他说,社会公益应是企业家主动扛起的使命与责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业源自于社会自然也要回馈社会,类似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也是在构建一种和谐关系,不让所有的金钱都扣上利益的帽子,让企业与大众达到一种共情互解。
温兆安曾在联合国世界经济发展论坛峰会上发表过这样的讲话,关于“企业家与世界和平”其实是土壤和育生物的关系,和平的年代是商业发展的土壤,若是饥荒战争年代如何能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所以作为企业家必须对此心怀感激,不论出于什么目的都需尽力维护世界和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从更高的角度来说,古语曾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当一个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他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行为来支撑,否则便易形成德不配位一说。不能说是从宗教角度,但温兆安是相信天道秩序的,“人在做天在看”是他时刻铭记于心并告诫自己行为的准则。“从哲学角度讲,以前都会讲主观客观,但是这是真正的世界,主客以外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借鉴康德的说法,将主观客观打个包,再往外无限推,就是天道秩序。”正基于这一认识,他沿着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的道路毅然前行。
对于企业家和公益家的关系还是要从社会行为上来分析,对于企业家来说财富是可以储存的,但生命却不能储存,人们留住了金钱却把岁月搭进了世俗里,当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看着存款里长长的数字,甚至可能视线模糊的念不出具体,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企业家并不是无休止的在累积财富,将有余力的钱财用于社会的进步,用于带动贫困或是某项发展,这便是企业家最终会走向公益家的原因。很难说有没有形象工程的存在,但他们确实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也应该相信,每一次善意的付出背后有的都是纯粹的情怀。人的社会属性是跟一个人对自己社会身份的认知有关的,在温兆安的认知中,他经历几个阶段,商人、企业家、资本家、公益家,对这几个社会身份来说,他个人又是分为几个维度的,生活、事业、艺术等。他所探究的人生问题,所演讲过的内容不知道究竟拯救过多少迷茫的灵魂;他所体验过的自行车环中国行、黄河漂流探险、腾格尔沙漠徒步、海南岛帆船环岛游,都是他生活浪漫和勇敢的不可磨灭;他所追求的,所希望撒播的那种善和真,都是他所说的使命和责任不可推卸。
温兆安在万人会议上分享财富思想
虔诚是对艺术的最高敬意
艺术、美、科学和体育这些都是没有国界的,不仅没有国界,还能超越宗教、立场。温兆安曾经体育人的身份让他对贴在体育身上一些不好的标签感到痛心,那些所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是一种非常狭隘和立足点很低的看法,仅仅从表象出发,如何能发现猛虎细嗅蔷薇的大枝小叶呢。体育艺术是最接近文明的东西,大家认可同一套标准,同一种审美方式,突破了种族界限,突破了所有的意识形态,追求同一份美感。温兆安在欧洲科学艺术文学院的几年生活,对“体育是最好的人文教育”有了极深的认知。他认为获得很多比赛的奖项并不是最好的体育教育的体现,过度追求名次奖项会让体育竞技功利化,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体育重在交流,与运动本身、与他人、与自身的交流;体育竞赛重在参与,全世界共同向同一个终点冲刺、所有人都跟时间赛跑的参与感,这些才是应该重视的体育过程。
从温兆安当选欧洲科学艺术人文学院名誉院士充分印证了他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超前之处,不单单是认知层面的,他更是把喜爱落到了实处。温兆安尤其爱好收藏、展示文化艺术品,2020年七月在广州增城主办了一场“广东博学馆暨广东近代军事教育的珍贵文物史料展”,广受各级媒体关注,广东卫视《珠江频道》进行了报道。更值得一提的是温兆安还拥有一座私人博物馆,馆藏丰富,他对此引以为豪。“文物有升值空间,而文史资料却不甚相同,它的文化历史价值远高于其商品经济价值。”曾有团队对温兆安收藏的文史资料进行了研究,称其对填补历史空白有着巨大的贡献。热爱可达成就想必就是这模样了。于他而言,这些收藏不在于它值多少钱或是未来能赚多少钱,而在于那种喜爱的寄托和心底的珍视。午后或是深夜,在一个感性的时刻,看着这些时代角落遗留的斑驳,超越时空,静听物语,情感共鸣,是一件多么值得期待和回味的事情。
温兆安希望这份美好不仅他一人独享,更希望众人齐品。空谷幽兰香,但兰若可以选择,它会希望香达四野、香传四荒的,为求真正懂它、惜它之人。“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藏品的展出便是有寻知音之意,当然也是社会价值的提升。“我拥有,大家享有”是温兆安对自己收藏的定义,这样文化艺术品的最大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这些收藏不是冰冷的,它们都有温度、故事,都是鲜活的。温兆安二十年间从不间断在每一个留下足迹的地方带走一些古老的点滴,这种充满了仪式感和幸福感的生活是心底的那份虔诚带来的,虔诚可触灵魂深处,热爱可抵生活远方。
温兆安支持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
前浪循循引后浪
温兆安认为人生成就最关键一点是视野问题。他说:“观世界才有世界观,人的成就跟动机有关,动机是所有行动的力量源泉,将动机讲强烈一点,叫欲望,把欲望讲歪一点点叫野心,讲崇高一点叫梦想、理想。”他认为人的所有行动都跟这个东西有关,反而跟知识挂钩不大,也就是一切行为从目的出发,而过程才是知识和经验所决定的东西。没有人能不经开始便踏到路的中段,也没有哪一场奔赴能直达终点,我们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有多少不折不饶。“我从来不问我的女儿成绩这些东西,我更关心她有没有朋友,放假有没有约人出去旅游。”他这样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人不该只是理论家,书籍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升华却不能取代生活的经验,文字的精神的碰撞也无法比拟视觉、感觉、听觉的直观冲击。他诚恳地建议学生在青年的时候,好好交朋友,感受生活的美好,走出去看看这广大的世界,不要被圈定在大学的范畴,有些社会才能教给青年的东西是学校无法替代的。
朋友是一个很难量化的词,但有与没有却是可以分明的。没有人的成功是一个人的,这些必然是离不开团队、离不开朋友的,而人脉也是人的重大财富。那种“我不需要担心我的影子落在了黑暗处,因为有人替我守护着我的每一份脆弱”的精神支持,是朋友所能给予的最大帮助,这种心安是前行的最大力量。温兆安是这样的体会“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理想的路。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旅游,用脚步丈量这个世界,是增长阅历见闻最好的方法之一。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生的意义。走出去,看一看这世界的广大与精彩会唤醒你内心所有所有的宏大与辽远。而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成功,这样得到的快乐并不会多。真正带来成就感的是成长。克服自身的弱点,探寻未知的领域,在这种不断打磨塑造自己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由衷的喜悦,升华人生的价值。
前浪循循引后浪,风正帆悬驶大船。温兆安怀揣着最柔软的长辈的心,期望每一位青年人的成长,期待未来交予我们之手时,我们更能勇担重任,破浪前行!
采编 | 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