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李育中(1911.01~2013.06)的传奇一生

2018-11-20 09:20:11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校友联谊会 点击: 收藏本文



在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在反映和昭示时代先声的岭南地区,李育中先生生活了一个多世纪,似乎注定要书写许多人无法企及的生命历程与人生传奇。


1.jpg


李育中先生原籍广东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1911年1月出生于澳门。李育中先生早年的谋生之路也备尝艰辛,因为读过一点书,有一定文化基础,主要在报馆、杂志社从事校对、记者、编辑等职业,不得不从最艰苦、最底层的工作做起,以此换得生活的来源。


2.jpg


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李育中先生从香港到了广州,积极投入抗战运动当中,担任《救亡日报》社论委员,参加广东文化界抗敌协会,并负责伤兵难民工作。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李育中先生转移到粤北地区从事新闻和教学工作,还参与创办粤北青年记者学会和粤北文协分会。后来又从粤北到桂林,一边在逸仙中学教书,一边编辑《中国诗坛》等报刊。


1942年春天,正是全国的抗日战争最关键而艰苦的时期,李育中先生就以衡阳《大刚报》和韶关《大光报》战地记者的身份随军采访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并担任杜聿明将军的英文秘书,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开始了一段传奇的军旅生活。这段经历对李育中先生的影响很大,他自己对此也念念不忘,还写作并出版了具有战史价值的回忆录著作《缅甸远征记》。


新中国成立以后,李育中先生主要在大学里从事教育工作,战争年代的那些奔波经历、戎马生涯被平凡的日子所取代,一切归于平静。


3.jpg


李育中先生一生中有数不完的第一。1933年,22岁的他在香港最早翻译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早期代表作《诀别武器》(现通译为《永别了,武器!》);1936年,25岁作为香港第一人,被茅盾采录文章编入《中国的一日》;1938年,国内第一人撰文介绍马雅可夫斯基,文章发表于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他还是第一个将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卡夫卡介绍给中国读者,并翻译其作品。


4.jpg


1943年初出版报告文学《缅甸远征记》,后获得全国“抗日战争时期老作家”称号;1946年,35岁第一个向国人介绍萨特和毕加索;1948年,37岁时于国内第一个在报上撰写长文,全面而系统地介绍芭蕾舞艺术。


解放后,李育中先生创造第一的脚步也未停止,他1953年进入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同时还兼职任教外语系和美术系,教授过中文、美术、英文等课程。1978年,他在华南师范大学开设广州第一个美学讲座,引起轰动;1979年,第一个以《鲁迅与尼采关系新探》为题,用翔实材料,引经据典,考证尼采思想与哲学,成为国内为尼采翻案的第一人;1988年,第一个在中国大陆写文章评介李敖其人其文。


李育中先生一生勤于笔耕,以写作为乐趣,年事很高也仍然保持着写作的习惯。最有代表性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发表了李育中的《对香港诗坛形成和发展的我见——举两个诗人的案例作说明》,文章发表时,作者李育中先生已经97岁,无论是对于李育中先生本人来说,还是对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来说,这一点都有特别的纪念意义。这是李育中先生发表的最后一篇学术论文,他也因此成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以来健在作者中年龄最长的一位。这个记录在今后的许多年中可能都再难有人打破。


5.jpg


李育中先生曾与多位著名人士相识或相交,比如郭沫若、茅盾、巴金、陈残云、秦牧、黄谷柳、康白情、梁宗岱、钟敬文、廖冰兄等等。一直到晚年,与这些名人的交往都成为李育中先生难忘的记忆,他经常津津乐道当年的情况。在将近100岁的时候,他根据自己的记忆和一些老照片,加之其较好的美术修养,画了100多幅人物像,结集为《大家小画——百岁学者李育中漫像集》出版(香港书艺出版社,2011年2月)。这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一个侧面的形象记录,也是李育中先生广泛交往与人生传奇的写照。



杂家教授


教师这一职业占据了李育中先生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历任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直至1991年退休。近40年教育生涯,他主要任中文系(今文学院)教授,但教学涉及的学科领域广、讲授过的课程门类多,就大的学科门类来说,他讲授过的课程就包括中文、美术、英文三个学科。他还曾相当自信地说过,历史系没有请他上课,假如请他,也是可以去上的。在中文系的课程中,李育中讲授过的有外国文学、文学理论、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6.jpg


李育中先生以自学成才,爱好广泛,经历丰富,见识广阔,职业多变,他一生的教学活动、学术研究自由灵活、感悟随性。李育中的学问不以精辟深邃见长,治学也不以刻苦执着取胜,他自己似乎也不想成为独守一隅、精专孤诣的专家型学者,而是以博览乐闻、周知多晓、灵通敏锐为主要特点。因此李育中先生一生涉猎的学术领域非常广泛,许多想法经常出之以感悟式、随意性表达,并不喜欢也不大擅长以纯学术方式、严谨的学问化方式表达。这一点,表现了记者编辑出身的李育中先生的思考特点和表达习惯,体现了一位杂家教授的知识结构和著作方式。


2007年9月,《羊城晚报》创刊50周年之际,在羊城晚报社、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评选中,李育中先生不出意外地当选。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评选规则,参评的条件之一必须是健在的人士,而在当选的那批“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中,已经97岁的李育中先生是年纪最大的一位。



聚书读书


一生中能创造如此多第一,与李育中先生嗜书如命不无关系,在李育中小儿子李小中的印象中,父亲就是一个“书虫”,每天平均看书十个小时,“他常说,我一世看的书,多过你们两三世看的书”。90岁以后他还时常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去买书。到书店里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体力比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好。在李育中先生的家里可以看到,房间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空间,可利用的地方都做上书架,堆满了书。


7.jpg


李育中先生藏书并不讲究版本,过去许多藏书家向往的宋椠元刻、明清珍本、孤本秘籍,都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他也不大讲究书的收藏价值或文献价值。他的藏书中,虽然有一些线装古旧书,也有一部分岭南文献,但大部是新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及各种研究著作,新式平装书占据了他藏书的主体部分,而且多是他自己一本一本买回来的,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们、学生们赠送给他的签名本。李育中先生藏书的最大目的是供自己阅读,以自己喜爱与否为主要选择标准,带有非常明显的个人化色彩。因此,与其说李育中先生是在藏书,不如说是在聚书来得更准确一些。



百岁之童


9.jpg


对于许多年轻后辈而言,李育中先生从来就不是一个严肃的、难以接触的人;恰恰相反,他总是表现出一种洒落自在、平易亲切、自适自得的待人方式和生活态度,经常保持着一种难得的多乐少忧、风趣幽默的处世习惯,还有一种无可而无不可、与世无争的智者风范。这样的性格特点和处世方式,经常令许多人特别是年轻学生们觉得李育中先生是一个可爱的老朋友,是一个充满童趣童心的老小孩。


10.jpg


了解李育中先生的人经常会说起,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请教他,古今中外的事情他好像什么都知道。每次前去拜访,他都显得很高兴,也很健谈,经常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晚年的李育中先生除了听力有一点不佳之外,说话、行动、思考都保持着很好的状态,他高兴时笑眯眯的样子,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小朋友,李育中先生就是一位充满神奇色彩而又率真风趣的百岁之童。


11.jpg


从19岁开始写作,到100岁才搁笔,李育中先生的写作历程长达80多年!在李育中先生将近百岁的时候,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地编辑出版了60多万字的李育中作品选集《南天走笔》(广州出版社,2009年11月),并于2009年12月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暨李育中教授百岁诞辰庆典。那天,李育中先生兴致很高,不仅发表了热情的讲话,而且向前来祝寿的朋友们、学生们赠送新书,又像是一个深受大家宠爱的孩子一般。


12.jpg


“未因老去感蹉跎,不为闻歌慨叹多。我自调筝随意唱,一帘月影舞婆娑。”这是李育中先生老年的写照。李育中先生跟我们谈长寿的秘诀,一是要好事,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二是读书,保持大脑思考活跃的状态;三是随意,随遇而安,不刻意。


13.jpg


今天分享李育中先生的故事,就是激励我们要向老人家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勤于耕耘,把我们的所学,为建设华师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添砖加瓦。




图文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党办校办 校友办党支部

责任编辑:曾凤玲

图文排版:郑海榕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55号华南师范大学校内小红楼(高校新村E、F座对面)

邮编:510631 电话:(020) 85217420 E-mail:xyh@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