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阳(Sophia Zhang),祖籍广东龙川客家,199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3-1998年在深圳艺术学校任美术老师;1998年底定居新西兰奥克兰;现为“亮了”跨界生肖文创艺术馆、张向阳创意空间艺术总监。
o 知名新西兰华侨生肖设计师;
o 一名有着特别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中西文化交融情怀的设计师;
o 知名中西集藏文化交流使者与跨界合作策划人;
o 21套多国生肖邮票主笔设计师;
o 世界上首位受邀同时为6个邮政设计系列生肖邮票的设计师;
o 世界上首位用中英文双语在中外媒体上宣传推广生肖文化的设计师;
o 世界首位既成功将生肖邮票引入国礼殿堂,同时又将生肖邮票转化为异彩纷呈,脑洞大开的跨界生肖文创产品的设计师;
o 新西兰2010虎年、2012龙年、2013蛇年生肖邮票主笔设计师;
o 2015、2016、2017年南太六邮政18套羊年、猴年、鸡年生肖邮票的主笔设计师暨中国市场独家代理;
o “任性羊” 品牌图案的原创设计师与品牌策划人。
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背后,是张向阳老师对设计艺术的精妙创新,也包含着她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传承的执着信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生肖艺术设计师,聆听她对这方寸艺术的独特见解,感受她在文化传承中的深沉情怀。
方寸艺术,独特创意
初次见面,陈向阳老师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优雅知性的外表、亲切热情的举止、艺术灵动的气质。这也许是作为一位优秀设计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吧。
在交谈伊始,张向阳老师便为我们展示了其一系列别具一格的生肖邮票设计,娓娓道来作品背后的创意释义与情感表达。这一系列与国内多位美院院长、著名书画大师、邮票设计家合作,她担任主笔设计的生肖邮票作品,设计风格灵动俏皮,既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又有邮票发行地的外国文化元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热爱,使她创作出一系列与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民俗喜庆等元素巧妙结合的生肖设计作品,并且每一套都有一切题应景的祝福语:
福虎如意 龙舞呈瑞 灵蛇舞春
俏羊闹春 灵羊贺岁 瑞羊吉祥 喜羊团福 吉羊舞月 福羊报喜
喜猴舞春 趣猴承欢 灵猴献瑞 金猴盘福 福猴道喜 俏猴赏花
碧鸡报春 雄鸡诵夏 锦鸡舞秋 宝鸡暖冬 丹鸡傲雪 俪鸡画虹
除此之外,其脑洞大开的设计理念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张向阳老师把平面邮票设计为DIY立体邮票。通过简单的折叠,一款平面的邮票版张瞬间变身成为立体的宫灯、喜轿。她希望通过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作品,吸引更多的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
在谈及创意设计时,张向阳老师认为“做创意设计其实是厚积而薄发的”,在将平面邮票做成立体邮票的设计过程中,她总是有意识地寻找在传统文化中可以承载其打破常规之设计理念的事物,最终想到了宫灯和喜轿。结果她发现这种形式颇受欢迎,同时也为邮票这一特殊载体打开了更为广阔的适用领域。在寻常概念里,邮票只是学术型集邮爱好者、集藏爱好者的小众收藏品,在这脑洞大开的创新之后,邮票变得不仅不会因邮资功能的必然退化而离我们渐行渐远,反而与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建立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链接。
在海外生活多年,张向阳老师发现不仅外国人,就连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华裔后代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都是普遍性地趋于浅表,难以真正领略、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要想打破障碍拉近距离,需有一些客观呈现的物质载体来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她认为,“生肖邮票,恰恰是一绝佳桥梁载体”。当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出现在小小邮票上之后,老外与海外成长的华裔下一代都更能理解并产生兴趣与喜爱了。为了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更为广泛深入的传播传承,张向阳老师还为其所有生肖邮票设计作品都配上了中英文双语的创意构思诠释,让华人老外都能更为形象生动地理解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她认为,这种做法能够在外国民众与中华文明之间、年轻一代与传统文化之间搭建一座别开生面的交流与交融桥梁。
张向阳老师认为,不断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内涵,能让方寸生肖邮票成为有效、有趣链接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传递的载体。与此同时,她也认为,纯粹物质性的事物缺乏审美高度和文化内涵,而邮票,或邮票与各种物质性事物相结合的作品,则更能让人眼前一亮。“只要我们打开思路,很多看来不搭嘎的事物皆可进行交融结合”。除了邮票设计之外,张向阳老师也为我们展示了由邮票衍生出来的更多其他设计作品,其中不乏充满现代感的作品。经过陈向阳老师的精心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别样的创意方式融入了我们的现代生活。她别出心裁地开创了“跨界生肖文创”理念,将生肖邮票上的生肖形象与各色日用品进行巧妙链接,还为生肖形象开创了一系列诙谐幽默的心情日记。张向阳老师带领其创意团队以简笔漫画的形式,将生活中各种可引发共鸣的情绪、话语收录其中,以时而自黑时而自嗨,令人眼前一亮的独特方式端上当代人早已喝腻的心灵鸡汤,就在读者情不自禁会心一笑的一刻,企业、产品与客户的距离已然大幅拉近,作品背后欲传达的信息业已“润物细无声”地有效传达。
融汇中西,传承文化
在张向阳老师的侃侃而谈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融汇中西的生肖邮票作品,正是源自于她对祖国、祖国文化非比寻常的热爱与深情,才会如此倾情倾力地投身于传承中华文化的事业之中。
作为一名侨居海外的华侨,张向阳老师移民新西兰已近20年,但她对祖国的感情却不仅丝毫未减,反而逾深逾烈。出国以后,她对来自祖国的一切都倍感亲切,作为一名海外华人设计师,张向阳老师感受到若能以独特的创意设计作品推动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传承,那便是其最大的心愿。张向阳老师文化根基深深扎根于中国,而海外生活多年的经历让她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外国文化。因而她发挥己长,把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交融结合,创造出一系列融汇中西的精彩作品。
“我在新西兰当地广告公司工作多年,担任过大量跨度、深度兼备的创意设计项目的主笔设计师,在经过各种项目的历练之后,我发现生肖邮票本身就是一个实现此理想心愿的绝佳载体。虽说是方寸之间的艺术,但完全可以承载很多有故事、有底蕴的中外文化元素于其中。另外,生肖邮票还是一道链接中外文化的彩虹,是一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绝佳平台。”在总结多年的设计生涯时,张向阳老师感叹道,中华文化的传承不能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不断注入时代元素,并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适当融入外国文化元素,方可历久常新。如此一来,我们才能不仅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流行于世界,并且让传统文化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的下一代满怀兴趣地传承下去。
“我将会满怀激情地,继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间的可能链接点与发展点。邮票虽是方寸之间的艺术,方寸之间的天地却是无限广阔的,远可以挖掘得更深更广。”张向阳老师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让这方寸艺术的创意设计源自于邮票却不止步于邮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些极具浓郁中华文化底蕴的作品与产品,她不仅在创意设计上继续创新,还致力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与开发。张向阳老师认为,我们要冲破传统思维的制约,以现代思维去发展传统艺术,从而使中华文化呈现出不一样的魅力。并非所有传统事物都是过时的,经过不断的设计改造,它们同样可以展示出时代气息。而这一切的关键,则是设计师如何巧妙地加入个性化结合的时尚元素。她举例道,邮票上的形象图案已然精彩,然而若将这样的方寸艺术融入到其他载体上时,还可以更精彩! 比如,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生肖设计,能让不同领域的民众对邮票上的文化元素与内涵产生更为广泛深入的兴趣。对此,张向阳老师选择了将生肖邮票推广成为各色异彩纷呈的创意礼品,如国礼、企业礼品等。2013年新西兰总理访华,她向总理办公室提议以新西兰蛇年邮票作为国礼的建议被采纳,新西兰总理将蛇年邮票的金箔极致限量版112号赠予了李克强总理。2012年新西兰国家党代表团访华,将新西兰龙票限量版赠送前广东省委书记、现国家副总理汪洋。
在满怀激情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张向阳老师不无遗憾地发现,现在的年轻一代,尤其是90后、00后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不仅知之甚少而且还鲜有兴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断层危机。她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走老路,那样不免显得老旧古板,无法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因此,中华文化的传承应当添加一些历久弥新、富有现代感的元素,以此达到一个既传承发扬,又与时俱进的效果。张向阳老师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更多不同专业的校友能投身或支持此文化传承的事业,接过接力棒,积极使用并推广这些极具中华文化底蕴的方寸艺术衍生产品。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只有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方可得以传播推广,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广泛深入地传入万户千家。
寄情华师,别开生面
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同时也感受到了张向阳老师对母校华师的深厚感情。她笑道,自己从小就在华师校园长大,从华师附属幼儿园、华师附小、华师附中,到华师美术学院,可以说年少时光都在华师度过了。说到这里,张向阳老师兴奋地说,“我正想给母校设计一套个性化邮票呢,把蕴含着华师人的各种华师情结的老照片、校徽、校训、校园一景啊印在邮票上赠与校友。”
张向阳老师与华师的缘分远不止如此,华师的第二个校徽(1990~2013)就是张向阳老师的平生第一个标志设计作品。校徽图案可理解为双手捧着一棵新生幼苗,亦可理解为双手护住摇曳的点点烛光。不仅通过图案展现了教育事业的本质特点,更寓意着教育事业需要保护支持与发展。作为华师人,她对人人希望孩子有好老师,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只因教师工作繁重待遇低的教育事业危机感到十分痛心,张向阳老师希望通过这枚校徽传达自己的深切情感——她希望师范院校的目标,远不止于培养教书育人的园丁,更要保护发展教育事业。
近两年来,张向阳老师的创意团队招募了不少华师美院的师弟师妹们,在摸爬滚打的实战工作中,引领指导他们进行创意设计。在其团队成员看来,跟着张老师做创意设计,不仅能受到历练学到东西,更是一件生动有趣并且颇有情怀的事儿。在这支创意团队里,张向阳老师会向学生们提出很多新理念,并像带研究生一样亲自教导他们进行实战操作。她认为这彼此间的经验交流与思维碰撞,不仅能让作品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同时也是一个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之中,张向阳老师为师弟师妹提供了各种机会,包括专业技能、业务能力、思想理念的丰富与提升。于师弟师妹来说,课堂上的专业学习大多是纸上谈兵,而张向阳老师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积累实战经验的机会,更提供了近距离向一名极具文化传承情怀与创新思维的设计师交流学习的机会。这种师兄师姐带着师弟师妹一起前行一道成长的尝试,也是拓展提升母校教学质量的一个绝佳模式与良好开端。
在谈话的最后,张向阳老师殷切希望,能有更多的华师学子能与其一道携手合作,将这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方寸艺术不断地传承、推广下去。
《华南师大校友》记者 汤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