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醒德明志抒胸意 世道人心入梦来 ——88届中文系校友、著名作家张林华采访录

2018-10-30 10:12:08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校友联谊会 点击: 收藏本文




zhanglinhua.jpg


本刊:张部长您好!欢迎您带着浙江的媒体朋友来到广州,回母校招聘应届毕业生,这对华师的毕业生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我们知道,浙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大省,又有着许多著名高校,我就有点好奇,你们为什么要来华南师大招聘毕业生呢?


张林华:此刻,我感到要准确描述我二十年后回到母校的复杂心情,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有机会来到广州,来到华师读本科,起初是懵懂忐忑的。环境陌生,语言不通,同学中绝大多数是广东人,外省学生极少。但在与同学们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很多广东同学的优点,留下了特别良好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广东人的开放务实精神让我佩服,成为我至今犹感亲切的美好回忆。21世纪的广东大学生也一定有他们的新特点,他们生活在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土地上,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从小受到的教育熏陶一定有他与外省学生不同的地方。因为工作职位的关系,我在一小区域里有一点点话语权,也就有了一点条件,可以有意向性地吸收母校的有志青年、各类人才到浙江工作,参与建设我的家乡。同时我也将它视为报效母校的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本刊:听校友办仲主任说你时时刻刻关注着母校,非常思念母校?


张林华:是的,我离开母校的时间太长了,华师在浙江的校友似乎极少,我也几乎没有与本地校友联系。幸好,微博是个好东西,我关注了以华师为博名的好几个微博,这样既能够了解母校的信息,又可以一解我的思校之情,还通过微博与校友会联系上了。完全不夸张地说,我对母校的发展变化动态还是异常关心的,真诚希望她越来越兴旺发达,可以令每一个毕业生引以为傲。



本刊:接受了采访你的任务后,我看了你的微博,发现了几段有感而发的精彩文字:@晚生华发:春到校园,红得高洁,白得冷艳,"师陶园",你何以如此貌美惊世?好有一种立刻飞回母校的冲动!@晚生华发:不是唯有牡丹等鲜花才可有惊艳之美的!二十多年前甫抵华南师大,校园初春绽放的木棉就美得让来自烟雨江南的学子目瞪口呆。木棉花的美是大气的,脱俗的,炽热的。又到人间三月天,能不忆?母校又开木棉。


张林华:我出生在美丽富饶的“人间天堂”杭州,我爱生我养我的故乡,同时,我又对母校、对广州有着十分难忘的记忆,爱它与江南完全不一样的景致。即如木棉花,我就对它一见倾心,至今仍是我的植物最爱。江南文化和岭南文化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却都是哺育我成长的重要养料,我对写作的爱好就是在上大学时开始萌芽的。如果说一个作家的作品需要接地气才具有生命力,那么我是接了两地的地气,这地气把我和母校、和广州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

 


本刊:说到写作,你的大作《世道人心入梦》我认真地全部读完了。一个人写的杂文,跨越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涵盖了社会万象和人心百态,其实它并不是随意流入你梦里的东西,而时刻萦绕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责任。这本书里好多篇文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思考了很多的东西。


张林华:你这么说我非常高兴。好像有人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我认真地做了两件事情中的一件,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朋友的认可,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杂文报》曾辟两个专版讨论我的作品,最一致的评价是,我的文章完全不像是一名官员写的,我为之感到高兴,认为是好评,内心乐于接受这个评价。



本刊:你这本书里几十篇文章写作年代跨度很大,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文章的编排却并不是按时间排序,而是按梦里世道和梦里人心这两条线索来编排的,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社会和人性是你最关注的东西。梦里世道代表对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现象的剖析,对未来理想世道的憧憬和向往;梦里人心是对人的心灵的剖析,关注芸芸众生的精神世界。对人性的怜悯、赞美和发现,期待人性的觉醒、人性的向善。


张林华:前不久,杭州著名的"晓风书屋",为我举办了一个“《世道人心入梦》的读者见面签售会”,身为普通作家,感慨良多尤以感激为首。多位嘉宾、各路记者,以及远远来自江苏、上海,以及家乡赶来捧场的朋友、同事,让我感到这本书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想起梁文道说过:爱读书的人是最美的、可敬的!人们对美好世界和美好人性的追求也是相通的,我的感悟也正是当下人们所追求的,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的心声。《世道人心入梦》由著名作家舒乙写序,他算是我的忘年交,一直非常关注鼓励我的创作。舒乙先生的序里评价我作品有三方面优点:“一是实,实实在在,言之有物。二是正,不说官话和套话。三是博,广征博引,运用自如。总之,有理、有意、有情、有趣、有彩!”他的评价明显过高,我视为激励之意。但我写文章有个原则,那就是讲真话!少评述个案,少针对具体人,而通常会紧盯某些社会现象、人生课题,展开臧否赞弹。好的赞扬,坏的批评,无病呻吟、弯来绕去的东西我是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去写的。基本上每篇文章的标题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就如著名作家张抗抗为此书做的推荐:“何为世道?何为人心?为何入梦?为何言说?这部随笔文集,在浊世里为读者送去真诚与善美,贵在醒德明志。”



本刊:在《世道人心入梦》这本书里你最满意或者说最欣赏的一篇文章是?


张林华:近三十年时间里,印成铅字的文章虽然很多,还出版了几本集子,但大多数是即兴之作,或有失深度,或很缺时效,比较平庸,一些篇章我自己都羞于再读。影响较大,传播较广,反响强烈的文章,仅有几篇而已,比如《每次醒来,你都不在》。


《每次醒来,你都不在》,题目看似很暧昧,内容实则沉重。其实题目原本也是顺手拈来的。我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读到《文汇报》副刊“笔会”上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纯写实的笔法,记叙了一位在工作家庭、处世为人诸方面处处碰壁的普通人的故事,文章不长,可谓是惜字如金,然内容悲催,气氛压抑。我在对故事的主人公的挫折人生(不知道是否已够得上叫“失败”?)深抱同情之余,内心又深深纠结于人生何以如此难于驾驭,甚至连稍稍加以捉摸把握都实属不易!不由想起鲁迅晚年曾给一位青年写信,信上“人生实在痛苦”六字力透纸背,感到痛从心来,纠结百转。悲懑之下,未及思考,匆匆下笔,写了一段文字,感叹人生之艰难苦痛,似乎并不深刻,只是直抒胸臆而已。题目一时想不好贴切的,就照搬了原意。


文章在博客和报纸发表后,不曾想引起许多人的共鸣。首先是有多家报刊予以转载,之后有更多陌生朋友在他们的博客上转载拙作,另外是引发了一些评论。我曾接到三四位朋友的电话,告知在万米高空的航行中读到航空刊物转登的《每次醒来,你都不在》,而且称一读之下,令他们的旅途不再轻松愉快。这反而使我在心生一份不安之外,又伴生一份因为自己的文章引起共鸣的意外快感。


我的博客上,也数这篇文章点击率最高,网友们的许多留言比我的文字还精彩。一位网友说得很真切:每次看到这个题目,都有心痛得近乎心悸的感觉,短短八个字却有如此冲击力,是源于我们对于失去身边硕果仅存的美好事物的极端恐惧吧。另一位网友说得很直白:作为一个生命,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还有一位网友联想很多:看余华《兄弟》时也有这种感受,心里难受得喘不过气来。悲情人生,丰富生命。回头看一切都是那么美。我想这篇文章之所以受关注,不是因为我写得质量如何好,而只是因为文章在不经意间,触及到了一个重大敏感的话题,那就是——世道人心。



本刊:从你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一条很顺利的成长足迹,教师——传媒——政府官员,一路走来,眼睛始终没有离开人,关注人的生存、生活、生长状态,这些关注和思考真实地反映在你的文章中,那么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吗?


张林华: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是教师,它让我学会关心人的心灵感受,关心人成长的社会环境。随着工作职责的变化,所关注的范围不断扩大,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始终以为,一个有着忧患情怀的知识分子,应以自己朴素踏实的工作为基本,来做一点知识传播、社会批判以及思想启蒙这样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未必能惊天动地、荡气回肠,却终究可能成为这个大变革时代社会肌体中具有刺激性、营养性的一点点微量元素。借此而可以一定程度地实现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使我在工作岗位上更具有一定的思考意识和探索精神。1996年开始,在我的家乡,有一位农民马先生自发设立了“孝子奖”,当时可能有一些人有一些非议,但是社会群体的极大部分人肯定是认可这个事情的。认为这是做了一件好事情,对我们社会风气是有好处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坚持做了一些宣传倡导的工作。然后才有人学着他的样子,设了各种各样的奖项,到今天已经有30多个奖项。媒体把这类奖项称为“草根奖”。因为是老百姓出钱奖励老百姓的,标准的“草根奖”,设奖的这些人,比如马先生,就是一个普通农民,我们还有一些机关干部、普通警察,甚至有外来打工人员,在我们当地勤劳致富以后,也设奖。民间设奖彰显了民间道德力量,成为引导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我们又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村“和美乡风馆”建设,这些乡风馆图文并茂地讲解村史、村貌,展示村里的各种“文明榜”,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村落文化和清新纯朴的道德乡风,有效传承了村落文化,弘扬了文明乡风。 


从“草根奖”的兴起到“道德馆”的落成,从“凡人善举”到“文明五心”……我的家乡德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了许多特有的“德清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多次给予采访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刊:看起来你的官也当得有声有色。假如不是花更多的时间从事写作,你的仕途会不会走得比现在更远?或者不走仕途,你的写作成就会更大一些?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你是怎样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


张林华:你的这个问题我想舒乙先生给我写的书评中的一段话能不能回答你: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干部,张林华能这样写文章,才真是令我吃惊,你想他一直做着这样的体制内的工作,他是常常要在社会生态的热闹中生存的,他甚至还要制作种种热闹,但他竟用一层透明的薄膜,把自己和身边热闹的世界隔开了。这委实不易!”我承认我的体制内身份与我从事写作的体裁与题材,都有一些矛盾,要处理和把握好中间的度比较难,但我并不觉得二者之间是不可调和的,相反我认为写作与做宣传工作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做宣传工作,接触面广,信息量大,为写作提供了有源之水;经常写作,思考问题多,文字功夫硬,可以相当程度地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刊:很有幸读到《世道人心入梦》这样的好书,张部长今后有新书出版要记得给校友会寄来啊。当然,我们也会一直关注你的微博,关注我们的校友。最后按惯例请张部长对我们年轻的校友和在校大学生说点什么?


张林华:谢谢!这是一定的,因为这也是我深感荣幸的事情啊。 至于要我对年轻的校友们说点什么,我只想直言我的感受,当我深深意识到大学生活是一段多么美好、多么难得的好时光时,它早已成为某种回忆,我已经再回也不去了,同学们如能在校时即体味到这一层意思,就实在太好不过了!再次谢谢母校!谢谢大家!



注:张林华是中文系88届校友,笔名“晚生华发”,专栏作家,现为浙江省德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作品曾多次获奖。曾出版过《风雨总关情》、《风起流年》等作品集,《世道人心入梦》是他的第三部杂文作品,收录了70篇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杂文、散文和随笔。





《华南师大校友》记者   曾凤玲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55号华南师范大学校内小红楼(高校新村E、F座对面)

邮编:510631 电话:(020) 85217420 E-mail:xyh@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