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听筝读诗,远离喧哗骚动,共享诗意生活 ——专访《听筝读诗》创始人、文学院2012届硕士校友李峥

2018-10-29 10:12:44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校友联谊会 点击: 收藏本文




已 李峥现场讲座.JPG


央视的“诗词大会”吸引了无数喜爱诗词的文学爱好者,可是每一季“诗词大会” 有开幕也有落幕,如果新媒体上也有一个永不落幕的诗词学习和欣赏平台该有多好?机会来了,自媒体“听筝读诗”,你在微信公众号和腾讯、搜狗、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上都能看到。


“听筝读诗”自媒体的创始人李峥,就是我校文学院2012届硕士研究生校友。现居北京的李峥,与母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多次回校参加活动,担任主讲嘉宾,与学弟学妹分享成长和创业经历。李峥对校友工作也很支持,曾应《华南师大校友》之邀请,采访北京校友。85周年校庆前夕,《华南师大校友》杂志专访了李峥。

 

   

本刊:你自大学到研究生在华师度过了七年的学生生活,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文艺才华出众、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毕业后到了北京一家国家级媒体做新闻记者这段成长历程大家有比较多的了解。我们这次对你的专访主要集中于你创办的自媒体“听筝读诗”和你的散文集《指尖舞与玫瑰花瓣的眼》。 你是怎样想到创办的“听筝读诗”?据你了解做诗词节目的自媒体有多少?“听筝读诗”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李峥:“听筝读诗”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偶然事件。在我心中,音乐和文学作品关乎人类生命、能够抚慰心灵。如您所知,我自幼习筝,大学入读华师中文系。毕业后我来到北京,就职于国家级新闻媒体单位。当时,我身边积极进取的年轻人生活节奏都异常快,脚步都很匆忙……我看到了不少焦虑的脸庞和一颗颗焦躁的心,于是萌生出做“听筝读诗”文化沙龙和读书会的想法。


这件事情的旨意,就是让许多大都会生活的青年能够找到自洽的相处方式,分享阅读的体验,聆听内心的声音,使身边赶路的灵魂不要太过慌张。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发现生活之美,唤醒古典诗心。


随着国家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做诗词的节目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据我了解,做诗词节目的自媒体有一大批呢。“听筝读诗”的特点就是垂直深耕古筝与诗词文学的内容。


“听筝读诗”这件事情的优势在于,这件美好的小事一直伴随着大家一同成长,并从一开始就本着利他的态度。其优势在于不追随一时、一事、一地,相比于我过往从事的“新闻工作”而言,这件事有更长久的意义。



本刊:“听筝读诗”的听众和粉丝是怎样增加起来的?最初的时候是多少?最近是多少?中间有没有反复是不是一直在增加?被成千上万的读者关注和追踪,有没有觉得亚历山大?


李峥:“听筝读诗”的不少粉丝是从线上和线下两个途径增长起来的。


线下,我们定期举办读书会、沙龙、话剧、公益课等活动。


线上,互联网内容的创作,包括音视频和网络文章等。


最开始,也只是家人和身边朋友关注吧,从0到1000人关注的过程我用了差不多半年呢。目前也累计到几十万用户了。中间我也被凤凰卫视的节目追踪报道,拍摄成了《凤凰大视野》纪录片。有时候,来自粉丝的关爱可能真是压力,不过这些压力也都可以正向地转化为动力嘛。


做一件美好的事情,总是幸福和温暖的。我也期待这样的温暖和幸福能够传递给更多人。


 

本刊:你目前所选择的古典诗词与古筝都是属于阳春白雪的比较高雅的艺术,相对来说比较小众。与一个自媒体通常追求的目标和效益会不会发生冲突?你通过什么办法保持内容的质量,坚持自己的标准?


李峥:坦白来说吧,从一开始我要做这件事,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不仅是家人朋友会质问我,就连一些合作伙伴也会来关心我,问我到如何才能挣钱盈利。于是,我开始逼迫着自己努力想明白什么是商业模式、如何能有营收和利润……这是过去的我完全不敢想象的。


实事求是,关心诗歌、文学和音乐的人真是小众。在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大浪潮之下,坚持做小众其实特别不讨巧。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笨拙、不讨巧才会让我和团队保持一颗初心。在经济浪潮翻涌的时代里,不为大浪所趋,保持原有的调性和滋味。



本刊:新媒体的特点是适合互动,在“听筝读诗”的互动环节,我们看到了一些名人参与,有没有考虑更多层次更大范围的互动,比如把请听众参加进来,加入一些像“星光大道”和“诗词大会”的元素?或者把少儿培训加入进来?


李峥:把“听筝读诗”加入“星光大道”和“诗词大会”的元素吗?好建议啊。只是,如何巧妙结合,着实得花些功夫呢。


“少儿培训”这件事,我有话说。我是华师毕业的师范生,目前我也在中国传媒大学任教。这几年来,我一直投入在教育工作第一线。教育,是我真正要做的事情。“少儿培训”或者“儿童诗教”,我们肯定要做。只是做法和目前市面上的有所不同。


“培训”往往是有“功利性”的目的,而“诗”“美育”如何“功利化”?恐怕这个问题,从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时候就已经横亘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了。


百年来,我们往前推进了多少呢?值得深思。如今互联网的创业团队,会呈现比较多新颖的做法,重新命名做内容的事业为“内容产业”。我想,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开心又舒服地去阅读、去学习知识、接受艺术。因为,“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教育,让太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了。



本刊:从工作内容看,你讲课,直播,线下活动,马不停蹄,觉得累吗?是靠什么保持自己的热情的?


李峥:多谢您的关心。


讲课、直播、写作、线下活动等,我都有热情。我的内心知道自己在做热爱的事业,偶尔身体疲乏,休息一下也就好了。其实我并没有刻意保持热情,这些事本就是我热爱的事啊。


身边的朋友会说我像个“永动机”;不过,对我而言,这就是常态啊。


说自己往往词不达意,还是举个例子,说我十分敬爱的一位老师吧。她是90多岁高龄的国学大家——叶嘉莹先生,她讲课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滔滔不绝。我曾在2016年的夏天,一边聆听她的课,一边在台下擦眼泪。当时我太感动了,叶先生太敬业了。如果你问她“累不累”?她会回答:“我如果不好好讲课,不是对不起学生,而恐怕是对不起李白、杜甫、李商隐……”


我比较幸运,十几岁的时候就通过电视节目聆听她讲课。叶先生说,“诗之为用,就是使读诗之人,有一颗生生不已的、赋予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在尘世,存一颗鲜活跳动的赤子之心,多重要啊。


我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里,众声喧哗,聆听到的声音自然比较多。偶尔,也会有累了、乏了的时候,但是想想人生多艰的叶先生,经过战乱与白色恐怖,经过亲人离散与去国怀乡等等,她依然在讲台上传道、授业。


相较之下,我的一点点小委屈、小痛苦也就不值一提了。



本刊:从你个人的兴趣爱好来看真是文武全才,芭蕾,朗诵,写作,古筝,模特,这些才能在自媒体工作中怎么体现的?


李峥:您谬赞了。书画、写作、古筝、芭蕾……我都爱。从小就爱,从没改变。

我至今记得5岁时第一次去池塘里洗刷毛笔,不慎跌落水池,险些溺水;我记得6岁时第一次举办书画展时的激动;我也还记得刚上小学,第一次听到公园里老爷爷弹奏古筝时,双腿瞬间凝固的情形……


如今,每当生活遇不如意,我就会写写画画、弹奏一曲。或,安定下来,看看宋代范宽的画,看看大山大水前那不值一提的小小的人……许多事,自然就冲淡了,和缓了,不太在意了。


您的问题是,这些所有的热爱如何体现在自媒体当中?


很抱歉,我并没有把全部自己的思考都变成自媒体的内容。人的思考维度之多、之复杂,并不是一个文化自媒体能涵盖的。好在,我认为写作是一次次的自我书写与表达。有时候,很多粉丝会抱怨:筝筝老师,怎么不直播旅行的内容啊?筝筝老师,怎么不直播读书啊?


我尽心尽力,把出国的几次旅行都直播了,也甄选了几本好书为粉丝直播阅读了。


偶尔我也会想,我们所倡导的,就是让更多人去阅读、去行走,暂时离开拥挤、逼仄的大都会,去聆听田间蛙叫蝉鸣,去细嗅一朵花的香气……这些体悟千金不换,需要自己去感受啊。纵使我直播出来,怕也只是我的体验,不可替代啊。

天地之间有大美,而许多人置身风景中,却常常忙碌得看不见了风景。

 


本刊:谢谢你赠与的《指尖舞与玫瑰花瓣的眼》,暑假期间认真拜读过。想问问书名是怎样取出来的?这本散文集中并没有一篇文章是这个题目。指尖是指弹古筝的手指和键盘上写作的手指在跳舞吗?玫瑰花瓣的眼是说眼里看到的是美好的世界吗?


李峥:谢谢您的细心阅读,认真阅读的人是值得我尊敬的。感恩!


很多读者会告诉我:这本书的名字太美了。我也笑着感谢。之后谈话中止。您是第一位把《指尖舞与玫瑰花瓣的眼》做具体解读的人。


这是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多半写于不更事的二十几岁。承蒙大家的不弃,让我第一本散文集顺利问世。许多感念在心。


“指尖舞”其实是我自己命名的舞蹈。芭蕾,人们会叫“足尖舞”嘛。指尖舞,是一字一句的书写、是一曲一曲的弹奏。命名它,是想呈现这两种创造性工作的生命力。尼采说,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们抚弦而歌,我们字斟句酌,这都是对生命的交待啊。


“玫瑰花瓣的眼”也是内在的洞察和向内寻找的力量。我相信“草木有本心”,我也相信万物生而有翼,只是人们屈服于挤压着的生活现实而不能抽离,忘却了那未震颤的双翼。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文字、声音,去唤醒更多的人,向内的知觉和寻找的力量。


您的解读——眼里看到美好的世界,自然也是十分美好的解读,谢谢您!


本刊:你这本散文集收集的是什么时候写作的散文?你最喜欢哪几篇?对你影响最深的人和事有些?


李峥:这本散文集基本创作于2012年至2016年。几乎都是稚嫩的文字,自己翻看时偶尔会脸红。目前我在写一本解读诗词的书,新书名叫《美人如玉》,可能更能代表如今的我吧。


坦白说,二十几岁的年纪,总会故作坚强,就算被生活折腾得已经毫无喘息之力,也会笑着仰起头说:我挺好!没事儿!不过,我并不为那个青涩、稚嫩的自己担心。谁的青春不青涩、不稚嫩呢?


这本书的封面,是我画的油画作品。从5岁开始,我就和绘画产生了某种不解之缘,一直到大学,我还时常去美院溜达,和美院的国、油、版、雕系的同学们称兄道弟,混迹美院、音乐学院蹭听各类课程……


绘画和文学、舞蹈、音乐一样,是上天给人类留下的巨大宝藏。只是,有时候,人们太忙碌于争夺GDP,忘记了这笔唾手可得的“巨款”。在这幅画中,我专门为芭蕾舞者穿上了“红舞鞋”。我想每一位追梦者,都应该会像是那个穿上了红舞鞋的芭蕾舞演员,为自己的舞台挥洒汗水、旋转不停……


要说对我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当中一篇《花神咖啡馆里的苦与甜》,写我独自在巴黎街头游荡。经历很美好,偶遇也异常美好。我还记得,那天我和巴黎友人相约在花神咖啡馆见面,他指给我看,哪个座位是萨特、波伏娃、海明威坐过的。你知道,作为文青,当时的我是难以自控的兴奋。那天晚上,我在回程的路上看艾伦·金斯波格的诗时,看着看着就流泪了。


其实,我会相信,这一世的诸多相遇,大概都是久别重逢。



本刊:你的听众和读者里面有没有统计过有多少华师校友?你希望有更多的校友做你的粉丝吗?你最想对华师校友说点什么?


李峥:哈哈,目前我还没有统计过听众和读者里华师校友的人数啊。


我当然期待校友们的关注和支持啊。


《指尖舞与玫瑰花瓣的眼》这本书问世之后,我先后在母校做了两场分享会,一场针对本科生、一场针对研究生。感谢母校给了我如此多的关爱和支持。


最想对校友们说:我们爱母校,也爱那时我们的青春年少……作为华师人,我们要谨记母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教诲,认真做好当下之事、当下之业,不枉那些年我们在母校做过的梦呐。


 

本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面对人们的追求更加多样、思想更加多元、体验更加易变、参与更加自觉等特点“听筝读诗”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将如何适应或应对?


李峥:社会发展和进步越快,现代化进程越猛烈,人们就会越是对内心的自省与表达有深切的认知。


消费的易变,是在于具体的形式上,而形式背后的逻辑则不尽然。作为消费者,我会变着花样、换着品牌地去吃甜品,却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寻找“至好味”的食物。我想,作为创业者,得能看到现象本后的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和逻辑。这就要求创业者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管理能力、预判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专业能力等。


回到我们自己,“听筝”“读诗”是如此具体的两个动作。其实,我们倡导的美学宗旨,远不止是这两个动作而已。


计划中,我们也会做一家体现自己美学宗旨的文化空间。预计是2019年秋天问世,期待到时候这个空间可以作为“文化+”的一个独立品牌,为更多人的生活与学习添加气息和滋味。对了,还要说的是,这间空间顺利开业后,如果遇到华师校友,就会享受“校友绿色通道”的特惠待遇啦!作为小小创业者,能为母校和校友做点实事,是十分幸福和满足的。



本刊:谢谢你的真诚分享和邀请,作为一个华师人,很为你感到骄傲。希望有更多的华师校友与你一起听筝读诗,远离喧哗骚动,共享诗意生活。





《华南师大校友》记者  曾凤玲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55号华南师范大学校内小红楼(高校新村E、F座对面)

邮编:510631 电话:(020) 85217420 E-mail:xyh@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