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沛霖这个名字,在澳门社会上可说是有相当的知名度。从普通中学教师到进修学校领导,从参与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工作到成为澳门中华教育会负责人,他以赤子之心专注于澳门的文化教育事业;从广东省政协委员到澳门区全国政协委员、再到全国人大代表,他披肝沥胆为澳门的文化教育发展献策献力,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和参与奠定了他在澳门文化教育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亦因此而获得2016年度澳门特区政府颁授的“金莲花”荣誉勋章。在4月的一个清晨,笔者有幸采访到李沛霖先生,亲身感受到华师能有这样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使命感的杰出校友,是华师的骄傲和荣耀。
“唔放弃”:坚持不懈做好爱国爱澳事业
濠江江水滔滔,中西文化在此交汇相融,成就澳门的特殊地位。澳门虽是弹丸之地,却因其深厚的历史沉淀与优越的地理优势,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才。李沛霖先生就是在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李先生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澳门,与新中国几乎是一同成长。李先生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这个国家。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处处感受到他对爱国爱澳事业的坚持。他很用心地将爱国爱澳精神融入到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不遗余力地推动澳门的发展。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及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李先生受内心使命感驱使,希望能为这两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节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于是,他自发地献策并动员中华文化交流协会同仁,通过深入的思考与周详的部署,利用一年半时间成功举办了《澳门之歌》歌词创作比赛。其参与之众,地区之广,作品之优,效果之好,影响之深,受到澳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认同,并获澳门特区政府挑选,将成果纪念册作为澳门特区的代表礼物赠予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中央领导和嘉宾。
成功的背后往往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与艰辛。李先生的坚韧不拔与乐观精神,为《澳门之歌》歌词征集和创作活动的成功举办打下极为重要的基石。或者有人会说,一说起澳门想到的就是《七子之歌》,李先生何必辛苦再做一曲《澳门之歌》呢?然而这便是李先生的用心所在。《七子之歌》固然好,但已代表不了澳门回归十年的风云变幻。在这十年间,澳门无论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及国际知名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在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澳门之歌》创作比赛的举办来得意义深远,可让大家共同讴歌澳门十年的发展成就,这也是澳门民间自发向澳门特区的献礼。
然而具有创意固然好,如若缺乏周到的考虑与详细的部署,活动就有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以李先生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交流协会多方努力,成立筹委会,并向各界介绍《澳门之歌》计划并聆听各方意见。随后经过反复权衡和精心策划,邀请冼为铿先生等澳门杰出文艺创作者作为初审评委,邀请许嘉璐教授、王蒙先生、乔羽先生、林夕先生等两岸四地文化界翘楚作为终审评委。强大的、具公信力的评审团为这个比赛的胜利举办迈出重要一步。2008年9月29日,协会通过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对外发布比赛消息。此外,这个活动还得到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澳门十年》摄制组的关注,以特别支持单位的身份对活动予以大力的协助。这一步步都离不开李先生与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成员的努力奋斗。“唔放弃”,李先生用他的坚持换来了活动的成功。这次比赛得到两岸四地居民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参与,共收到1813份作品,大大超过他们的预料。通过激烈而公正的初审、终审与汇评,最终评出48份获奖作品。得奖者涉及地区广泛,最远的作品是来自委内瑞拉的华侨所作。
李先生并没有自满于《澳门之歌》歌词创作大赛的成功举办。相反,“唔满足”的乐观精神让他继续前行。优秀歌词已经评选出来,下一步就是要将前三甲歌词进行专业化谱曲,让其传唱四方、万古流芳。因此,他积极邀请澳门出生的知名作曲家陈辉阳作曲,台湾著名流行音乐制作人李安修改词,亚洲超级巨星刘德华主唱。《澳门之歌》因这些音乐明星而熠熠生辉。此外,获得一等奖的另一首作品《盛世莲花》还成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澳门十年》主题歌,最大的亮点是该歌曲由《七子之歌》的作曲家李海鹰二度谱曲,主唱《七子之歌》的澳门小女孩容韵琳十年后再度参与演唱。《澳门之歌》系列歌曲的最后一首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获奖者是澳门居民,由澳门著名音乐人李峻一作曲、修改歌词,加上演唱及制作MV者全都是澳门人。从作词作曲,到演唱者,每一个人都是考虑其身份或者历史因素而精挑细选的人才。不仅如此,李先生还于第二年策划两岸三地高校学生歌唱大赛,将《澳门之歌》系列歌曲作为参赛指定歌曲,吸引包括台湾、澳门、内地三地16个赛区的大学生参与比赛,并邀请澳门电视台对歌唱大赛总决赛进行现场直播和澳门电讯同步网络直播,扩大此次活动的影响力。
从歌词创作大赛,到专业音乐家谱曲传唱,再到成品歌曲宣传,每一个阶段都面对巨大的阻力,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会令普通的活动策划人望而却步,然而,他们每一个阶段工作都圆满完成,令人叹为观止。而且,他们能利用这样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深刻的爱国精神与澳门的发展通过艺术化的创作联结在一起。弃说教,寄文艺,启民心。当笔者聆听这个背后故事时,不得不佩服李先生的运筹帷幄与不屈不挠。《澳门之歌》歌词创作大赛影响深远,但这也只是李先生澳门社会服务生涯中一件小小的缩影。2006年,在陈水扁在任台湾领导人,两岸关系处于严冬时期之际,“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澳门东亚运体育馆举行。当时作为澳门地区全国政协委员,李先生积极建言澳门特区政府重视此次会议,并与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员一起,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付出巨大的努力。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刘延东以及众多重要的中央各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来自四十八个国家与地区的华侨华人领袖与世界各地的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负责人一千多名嘉宾专程莅澳出席大会。台湾地区来澳赴会人员高达四百多人。此次会议在许多方面创下新纪录,并获得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李先生用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发自内心的爱国爱澳精神,践行他的信念,为澳门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俾心机”:有胆有识推动澳门教育健康发展
李先生对社会服务事业的重视,离不开他教育出身的背景。教育与社会是密切关联。教育是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民族复兴大业,澳门腾飞事业的重要因素。他对教育事业的敏锐洞见让笔者深深佩服。谈起近年来的香港政治上的乱局,李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的根源是教育。港澳两地实践“一国两制”有差异,与两地的教育发展有重大关系。1967年后,港英政府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资源强化英文学校,挂五星红旗的学校全港只有六、七所,且港英政府用尽办法不提供资金,使其办学困难。教科书中,港英政府有意割裂了1840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学生不知道侵略者的行为,反而过分感激英国给香港带来的繁荣,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如此,因此香港几代人国家民族观念淡薄。
反观澳门,回归前,澳葡政府对教育不重视,澳门本地的教育一直是华人出钱集体办学。澳门适龄儿童93%都在私立学校读书。本着爱国爱澳的精神办学,不少学校都是挂五星红旗,对国家主权、民族观念认识清楚。作为澳门中华教育会副会长的李先生,在澳门从事教育工作已有50年,一直致力发展爱国爱澳事业,致力于沟通澳门与大陆的教育,让澳门青年对国家和澳门都有正确的认识。今年“两会”期间,李沛霖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澳门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做得很细致。从幼儿开始,教师、家长就不断地告诉孩子要爱国爱澳,希望他们明白,没有国家就没有澳门现时的发展,国家强大是澳门繁荣的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化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潜移默化,以年轻人愿意接受的形式来慢慢改变。澳门在这方面可以起示范作用。
八十年代,澳门教育受高等教育不发达,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所困,发展缓慢。李先生等澳门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积极探索内地高校到澳门辅助办学的道路。因此,他也与华南师范大学结下不解之缘。他不仅在华师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还让许许多多的澳门教师走进大学课堂,增进自己的师范技能与学识修养。通过这样的努力,澳门的基础教育乘风而上,有了较快的发展。除此之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也积极向中央建议,大力支持澳门的高等教育发展。2009年,澳门大学在横琴建校区的建议被中央接纳并批准建设,这样的尝试打开了“一国两制”的新篇章。李先生及澳门人大代表团对这个创举的建立功不可没。
不仅如此,他积极寻找新思维,新方法以投入澳门青少年的爱国爱澳教育当中。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绿色理念”贯彻中国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国策,乃至全球发展的重要方向。早在2006年,李先生已经投入这方面的实践当中。他牵头澳门中华教育会,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北京相关团体,在“捐一元钱,献一本书,帮助中国沙漠化地区小伙伴”大型公益活动基础上,发展了“华夏绿洲助学活动”这一知名公益活动。从此,在中国首个以传播绿色理念,弘扬爱心,并以中国西部沙漠、干旱地区贫困孩子们为对象的大型绿色慈善助学活动拉开了序幕。这个由他提议命名的活动得到来自北京,澳门,香港的强烈反响,同时在西安、沈阳、大连、天津、昆明等地也广泛展开起来。
李先生为代表的公益团队十年的坚持与努力,使得陕西的神木地区这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地升腾起绿色的浪潮。每年超过六成的澳门学生都会参与这项公益活动,利用自己的压岁钱帮助贫困地区的同龄人走出困境。此外,澳门中华教育会还组织澳门青年生态体验营,与当地政府合作捐地植树。全澳门的师生与各大团体都自发地动员起来,十年前,他们带着善款与诚心,在陕西神木种下一颗颗生命树。十年后,绿树成荫,公益从未停止,教育依旧前行。
李先生不仅关注澳门地区的教育,而且见微知着,将教育一些共性的问题推而广之。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李先生一语“要圆中国梦,先铸民族魂”道出许多人的共识。他提出“大力提倡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等多方面建议,要让青少年的国家观念、民族情怀得以加深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澳门的教育发展当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思想教育是社会和平稳定的重要阵地,亦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李先生建议教育部给予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支持,结合澳门实际和青少年情况,聆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做出更符合澳门发展的教材,提升青少年爱国爱澳的热情。这一建议的提出立马受到了反对派的强烈反对,纷纷打上“洗脑”等旗号指责李先生。然而这也恰恰证明了李先生此项建议的正确性,他让反对派一些“反中”思想被扼杀在萌芽阶段。在澳门中华教育会等团体的不懈努力,此番“洗脑”言论再也没有了市场。
教师、学生、教材,李先生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着澳门的教育往哪走,怎么走的问题。教育是他一生的追求。“俾心机”,这句话在粤语中就是用心做事的意思。李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对教育事业有着一颗纯粹的心,一直“俾心机”做好每一件事。
“知感恩”:不忘亲恩师情 常怀反哺社会之心
作为一个政界人士,李沛霖先生是成功的。作为一个致力教育的教师,李沛霖老师也是成功的。在许多常人看来,能做好这其中一个角色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李先生又是如何将这么多社会角色扮演的这么好?他异于常人的自信与坚韧是受到谁的启发,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又是如何得来?
面对这些问题,李先生坦言说道,没有任何一种品质是先天就有的,教师对他的作用是十分大的,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言传身教。当然,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也要积极做好模仿,学习甚至是再创作的工作。见贤思齐焉,面对好的品质与美德,要善于学习,善于领悟。
“不得不提,父母是我最早的老师。”李先生深情地说道,“父母奠定了一个人的成长。我今天之所以拥有这样的服务意识,这样高涨的爱国热情,这样坚定的处事立场,都来源于我的父亲对我的影响。”父亲就像启明星,指引着李先生前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小沛霖。“我尊重我的爸爸不单纯是因为他是我的爸爸。我爸爸还是一个爱国爱澳,拥有极强的服务意识、任劳任怨的人。作为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我爸爸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但同样,他是坚定的爱国人士,是澳门保护五星红旗运动的佼佼者。”五十年代李先生的爸爸还因为保护五星红旗的事迹被当时的报纸《大众报》报道过。1950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澳门爱国团体和机构自发升起五星红旗。当时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在澳门的势力还十分强大。此举引来了暴徒们的恐吓。除了李爸爸所在的百货公司坚持悬挂国旗外,其他地方已升起的五星红旗都在国民党暴徒的恫吓下被迫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若最后一面五星红旗也被迫下降,这将极大地助长暴徒的嚣张气焰,也会打击澳门爱国人士的心灵。面对暴徒的威胁,李爸爸不为所惧,带领其他员工坚持按时升旗,按时降旗。暴徒都集中在百货公司前,用石头扔百货公司的橱窗,以期恐吓李爸爸降旗。面对暴徒的暴力行径,他机智地报警,使葡国警察不得不到场维持秩序,阻吓暴徒,成功完成了升降旗任务。李爸爸的爱国形象深深烙印在李先生的心里。李先生4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去语运合唱团、青年联谊会进行社会活动。因此,父亲身教重于言教的形象也使得李先生日后坚定地走上爱国爱澳的道路。
除了爸爸,妈妈在李先生的心目中也同样十分伟大。李妈妈在家是贤妻良母,她对孩子严格但又慈祥。在外,她公正冷静的性格得到很多人的信赖。她与丈夫一样,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中。她在妇联会拥有极高的亲和力,全心全意为大家工作,也愿意主动为大家排忧解难。受父母的影响,李先生自小也严格要求自己,在弟弟妹妹面前做好大哥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推动了李先生的成长,亦为李先生对待下一代子女的教育起到了楷模作用。
此外,小学时期的温柔善良,像“妈咪”一样的蔡华嘉老师,给了小沛霖很大的影响。李先生与学生亦师亦友的相处方式便是得益于蔡老师教会他的亲和力。初中时期的恩师何颂恒老师处事认真的态度感染了李先生。李先生从小到大成绩名列前茅,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并处理学生工作,他身上认真的品质使得老师们对他信赖有加。除此之外,何颂恒老师还很关心学生,全力支持学生的工作。这对李先生未来的教育道路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李先生的成就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他将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带来的正能量与积极作用再次投注到其中,促进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发展。李先生今日的成就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奋斗,然而他不过分强调自己,而是不忘父母及老师对他的栽培之情,心怀感恩。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真心话”:寄言后生人 放眼新未来
“妈阁香火祈佑你每一个晨昏/濠江清波滋润你每一个冬春/我为你再创新世纪神话/留给为我们自豪的子孙”(《盛世莲花》)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成为李先生的处事信条。“有为有位,有位有为”这句话诠释了他一直以来的工作信念。他不屈不挠,努力前行,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份工作。面对如今人心浮动的社会环境,他作为教育界的前辈,华师学子的大师兄,也给校内外的华师学子寄语八个意识:
一、要有师德意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对品德素养有所规范,这是教师行业的重要特性亦是最基础的要求。
二、要有服务意识。教师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如果只是希望能在职业中高人一等或是指手画脚的话,那就不应该进入教师行业。积极的服务意识才有助你的教师事业发展。
三、要有生本意识。国家要以人为本,政府要以民为本,教师则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罚或爱理不理,都是缺乏以生为本的意识。
四、要有平等意识。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学相长。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有时学生比老师懂得要多。因此教师要有平等意识,积极向学生学习。此外,平等意识还有助于你对学生有正确认识,不应该偏爱抑或打压某些学生。
五、要有大局意识。做教师不能只顾班级不顾学校,做校长不能只顾学校不顾教育界,教育界不能只顾教育不顾社会。做教师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才能做好细微的东西。当教师缺失了大局意识,就会像井底之蛙,视野狭窄,只见眼前树木不见森林。
六、要有责任意识。从事教师行业对责任十分看重。而不应当纯粹从雇佣角度出发,得过且过。教师常常会有许多额外任务要做,突发状况要处理,休息时间要被牺牲掉。如果缺失责任意识,是无法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七、要有忧患意识。要看社会的变化,时局的发展,积极克服困难的地方,而不能盲目不知忧患。即使面对深刻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根治,但至少要看到难处,尽快克服。
八、要有创新意识。教育工作不能千篇一律,教育环境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师虽然可以参考优秀的经验,但面对实际情况,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有自己因人而异的办法。这时就需要有新思维新方法进行处理。
这八个意识,反映了李先生对未来教师的期望与要求,也囊括了他为人治学的智慧结晶。这八个意识,是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一条一条的娓娓道来,没有任何一份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完全是实实在在的肺腑之言,魂牵梦绕的教育理想。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通往教育的道路往往是漫长而艰辛的,李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教育,在社会用心服务。李先生就像澳门那处处盛开的白莲花一样,纯白圣洁。捧着纯粹的心去面对学生,带着社会使命感去服务社会,用自信乐观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衷心祝愿先生继续为澳门教育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荣誉勋章分为大莲花荣誉勋章、金莲花荣誉勋章及银莲花荣誉勋章,是颁授给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形象、声誉或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士或实体。2016年的大莲花荣誉勋章从缺。
采访人:曾敏怡 曾凤玲 蔡一珍 执笔:曾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