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静,1952年生于广州,祖籍河南安阳,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广州。1978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1985年调至广东电视台,担任过多个教育、专题、文艺、纪录片节目的策划与编导工作,曾任主任编辑、广东电视台文艺部副主任。现任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研究员。
自2002年起,在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章文钦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潜心研修五百多部中外著作,十年磨一剑,九易其稿,完成长篇历史纪实文学《十三行故事:1757-1842年的中国与西方》,于2012年8月花城出版社出版。目前正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合作,筹备制作大型系列纪录片《十三行》。
创作缘起:一次偶然的“蹭会”
2002年1月12日,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了。可对于范老师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正是那天,她对十三行题材一见钟情。
那天,以“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沙面举行,专家学者们纷纷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其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研讨会后,我就想着去听一听,去充充电,其实跟现在你们到处去听讲座是一样的。”回忆起与十三行初结缘,范老师是一脸的感慨。“学术研讨会本是一个比较严肃的活动,与会人员基本上都是提交论文过来的专家学者,可我甚至连研讨会的内容都不是很清楚,就凭借着记者证跟进来了。当时我还蹭了主办方两顿午饭。”说到这里,范老师忍不住笑了,仿佛又回到了昔日与会的时光。其实这样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几乎每年都会举办,而她当时也不过是抱着扩大知识面的心态去“蹭会”。当专家学者们热烈探讨学术研究时,作为外行的她,那时就只能一边听一边看材料。“在那之前,我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对十三行感兴趣,几乎也没有什么那方面的知识储备,甚至连‘东印度公司’究竟是什么都不清楚。”
可没想到这一听,感觉立马就来了。作为生活在广州的人来说,对“十三行”这个名词肯定不陌生,有些老广州甚至还能侃侃而谈,说出许多关于十三行的佚闻趣事。可是对于年轻一代广州人,大多是一知半解,就更别说全国范围内的人了。范老师告诉我们,她小时候曾居住在昔日十三行的旧址上,就读的小学也紧挨着十三行,对广州和珠江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我是喝珠江水长大的广州的女儿”,范老师一直是这样定位自己。当听到那些专家学者对十三行做研究综述的时候,她对十三行往日的所见所闻一并涌上心头,尤其是小学时候操着一口流利的广州话向老师求证“海皮在哪里”的场景,历历在目。凭着多年在电视台里搞业务的经验,范老师眼前一亮,她敏锐地察觉到十三行这个题材很有意义,广州因一口通商而独领风骚近百年的一段特定历史光景,十三行中的故事正是最引人入胜的真实写照。尽管那时学术界对十三行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果,但尚缺少一部与它匹配的有足够份量有足够影响的文学作品,而能完整展示十三行恢宏气势的电视纪录片更是几乎没有,这尤其值得我们的重视。这一次偶然的“蹭会”,范老师从此与十三行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后范老师便从广东电视台提前退休,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十三行的相关研究中去。
导师:“我从来不给别人作序”
就在范老师准备一头扎进十三行研究的时候,如何选择权威的指导老师成了她首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早在沙面那次的研讨会上,在看完一大沓论文材料后,范老师便把目光锁在了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文钦身上,“当时我就发现章老师的水平可能在那些专家学者中是最好的。”为了和章教授进一步交流,范老师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搬着凳子坐到章教授旁边,怯生生地向他请教“什么叫东印度公司”。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章教授当时的那个表情啊!”范老师看着我们,一边开始模仿着章教授的面部表情。她说,尽管当时章教授很有礼貌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可言语却是淡淡的,脸上的表情也始终保持着距离感。“反正那个表情就是让你清楚地知道,他并不想跟你打交道。”研讨会后,范老师就开始着手去深入了解十三行,她几次尝试着和章教授交流,得到的都是很冷淡的回应。
“咬其唔入啊!”说到这里,范老师忍不住开始用粤语跟我们分享。她又想起了自己在电视台工作时,采访那些名人名流也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尤其是中国工程院王永志院士,可她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由此积攒了不少的经验。“我到底是个电视人,如果要搞十三行,要是没有权威尤其是第一号权威支持的话,即便是把十三行写出来了,还是有很多人会打问号的。”于是范老师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向章教授请教,后来章教授终于被她打动了。
“我是真的爱十三行,而不是拿十三行当敲门砖的,章教授终于看到了这一点。”范老师丝毫不掩饰她的喜悦,仿佛这还是昨天发生的事。“可以说没有章教授帮助,我就不可能出版这本书。”范老师告诉我们,章教授在《十三行故事》出书前后,不仅亲力指导她知识上的问题,还带着她参加了很多的学术活动。即便有些他不参加的活动,他都会主动帮忙联系。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外行的学生,他一带就是十年,“指导十年不容易啊,更何况我当年几乎就是一个白丁起步,着手研究十三行的。所以现在我无论到哪里,都尊称章教授是我的导师。”
翻开厚厚的《十三行故事》,章教授所写的序言赫然吸引住了人的眼球。“我请章教授帮忙写序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就是‘我从来不给人家写序’”,态度又硬实了起来。可是在看了范老师给他送去的第六稿后,章教授欣然挥就了这篇序言,称赞“这本书应算是一本使人读了可以把饭吃得更好的书”。作为十三行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对《十三行故事》有如此美誉,此书的现实价值,可见一斑。
“其实他后来才回答我为什么他当时不愿意跟我打交道。”范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章教授一直都是潜心做学问的人。在他看来,官员是追求政治的,商人是追求利润的,媒体是追求吸引眼球的,都是拿十三行当敲门砖的。他一直坚信导师蔡鸿生先生教导他的“远离官场、远离商场、远离媒体,才能做好学问”。
回忆母校:“大学奠定了我的学术基础”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在华师读过书的话,我可能就没有那个学术眼光,不会在一个研讨会上就认定章文钦,可能也不会对十三行这个题材一见钟情。”范老师如是说。“我的地基是在华师读本科的那四年里打下的。”
范老师是1978年入读华师文学院的。上大学之前,她已经教了九年的现代汉语,“和你们现在的大学生不同,我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好些年才来华师读书的。那时候刚恢复高考不久,大学里几乎是各年龄阶层的人都有,我也是生了孩子后重返校园读书的。”许是经历了社会上的千锤百炼,当时读大学的人相当勤奋,他们很是珍惜这不断汲取知识的校园时光。
“我最记得上大一那会儿,一次基础写作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叫“入学二三事”的文章,现在看来就像中学生的作文,我才得了七十几分,那时真的就连这么简单的小文章都不知道怎么写。所以有的同学得了八九十分,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说到这里,范老师摇着头笑了,“不是因为老师给分太严苛,而是我们那时候的水平实在太差了。”文革结束后的大学校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说写作是基础不扎实,那么说到英语,范老师几乎就是一张白纸了。据范老师回忆说,她当时是以英语零分的成绩考入华师的。在大学进行英语分班考试时,她甚至向负责英语考试分班的老师申请免考,直接分配到基础最差的C班去。“我那时真的连二十六个字母都不怎么认识啊!”当时学校为了照顾这一批外语基础差得不能再差的学生,几乎是从字母ABC开始教起。
“因为上大学前我当过九年的教师,所以专业课我是不怕的,业务到现在也是从来没有怕过。而英语一直是我的硬伤,我几乎是花一半的大学时间去背英语。”可在了解十三行相关研究背景的时候,一牵扯到中西关系,首先是中国跟英国,其次是美国,这自然不可避免要参考英文文献,“我其实靠的就是大学时期打下的那点底子,是从英语C班开始的。”
“大学四年,你不可能把整个人生的知识都学了,但它确是相当重要的打基础的时机。除了学习中文以外,还要学政治,教育等那些很理论的东西,这对于像我们这些有一些社会工作经验但理论基础又不是很扎实的人,尤为重要。虽然现在我已回忆不清课堂上具体都讲了哪些内容,但它给我那种理论的思维训练,是很有意义的。”范老师继续补充道,“我还记得那时文艺理论的老师总是在强调‘文艺是独特的,艺术是独特的,艺术是要创新的’,这点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毕业后去工作,总会自觉要求自己不断去创新,非常强调独特性。我创作《十三行故事》的时候也是坚持了这一点。”
沙里淘金:十年沉潜终成章
“其实当初就是无知无畏啊!”
似乎蛰居书斋十年的酸甜苦辣,都凝聚成在这么一句百感交集的话语上。
“因为无知,所以不知道十三行竟如此庞大。当初要是知道写这本书是这样的话,我可能压根就不敢写。”其实专家们大多是以十三行的某一个侧面或专题展开研究,“而我又是因为无知”,范老师苦笑着告诉我们,她最初想到的是写以十三行商人为叙述中心的电视剧,而1757—1842年一口通商的广州只不过是个普通的背景。可是经过几年的资料搜集,她却发现广州这个背景不简单,“原先是计划一起搞十三行电视连续剧的,也做了不少筹备工作,可积累得越多,我就越感觉到电视剧实在难以体现十三行的恢宏气势,想来想去还是改写了纪实文学。”范老师特别向我们谈到了她的一些朋友,尽管没有按既定的电视剧方向走,但那些“不幸被拖下贼船的伙伴”,如冯胜平和陈义成先生,卢申女士等,一如既往地支持范老师,还一直为下一步改编成影视作品奔前走后。
一部经历得起时间和读者检验的著作,其创作过程往往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书写一部有价值的十三行故事,除了本职工作,范老师几乎远离一切的喧嚣,经常关闭手机,潜心读书,以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为此还“惨遭”一些同事朋友的批评,“唉,你是找不到范小静的,她现在都不开手机的”。除了每天会在特定时间里回复一些信息,她几乎把所有人都得罪了。“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我做什么,而我能不能把十三行故事这本书写出来还是个未知数,毕竟写十三行所需要的知识水平,跟我当时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读书,读书,还是读书。中国的,读;外国的,读;古代的,读;当代的,读。中国史、各主要国家的国别史、国际关系史、战争史、科技史、船舶史、关税史、交通史、邮政史、语言史……”范老师说着,仿佛这一本本书又从记忆中跳了出来,一幕幕在脑海里回放。“我不仅看跟十三行关系密切的书籍,还看了很多表面上看跟十三行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书,尤其是把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这些古典名著重新看了一遍。”在章文钦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范老师研读了500多本古今中外各类书籍,并且她十分在意细节,平时积累的素材都分门别类放置在书架不同的格子中,以方便查阅写作。
在潜心著书的那段时间里,恰逢范老师的父母相继离去,这对于独生子女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可是她凭借着骨子里对十三行的那份热爱,硬是给坚持了下来。“其实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女儿。”范老师说着,眼神里总夹杂着难以言状的深邃。“但十三行题材实在太大太难了,尽管资料收集了不少,可刚开始的时候我却无从下笔,甚至连基本的架构都搭不起来。”范老师还告诉我们,当时她甚至扇了自己俩耳光,还一人跑去九寨沟放空自己,另辟新思路。她一直认为,既然选择十三行题材,肯定不能走以前人走过的老路,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最好是能是作品既兼备学术的品质,又可以雅俗共赏。
就在范老师一筹莫展的时候,她突然想到很多东西是由易入难的。于是她便从她最拿手的现代汉语切入,先写就了一章“鸡跟鸭怎么讲”,将语言视作一个专题,打破了以前所有的十三行的写法。她还专门把目录拿去向荔湾区研究十三行的老研究者们请教,没想到竟然被他们夸赞说有“西关味”,着实把范老师给乐坏了。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埋头钻研,一点一滴积累,十三行的基本架构逐渐明朗了起来,血肉也不断得以丰富充实,十年的沉潜,终造就了这十三行故事。
十三行的意义不仅在于她本身
“十三行最大的意义不仅仅在十三行本身。”当我们问及其坚持研究十三行的根本原因时,范老师一本正经地拿起《十三行故事》,“十三行故事,是广州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昨天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明天的。”
“十三行故事,实质就是当时中国的故事。不管在任何的历史背景下,哪怕是落后挨打,也必须要改革开放,必须要跟世界接轨,固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
“在同一时间横轴上,西方是积极地进行“海外探索”,而中国则默默关上了国门来自给自足,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与西方截然不同国家命运。1757年,当时的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可以说不管东方西方,全世界都在仰望中国,包括那些到处去侵略的西方国家,他们在中国也是有所收敛的。可就是原本那么一个泱泱大国,历经短短的八十五年后,却惨遭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整个国家兵败如山倒。实在是历史的血泪的教训。”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由于一口通商,广州几乎是那时中西方直接交往的唯一之地,广州与西方的关系也就远远超越了“广州”,远远超越了“通商”,基本相当于“中国与西方”。范老师正是紧紧抓住这点,在研读大量学术著作、历史档案、当事人回忆录等基础上,坚持真人真事的创作方式,通过解剖广州这一麻雀,《十三行故事》全方位地展现了1757-1842年间中国与西方的接触与碰撞:通商贸易、文化交流、风土人情、军事科技……用浅白活泼的语言将严肃深奥的史实阐述转换为娓娓道来的故事,从而展现一幅西方大国崛起而东方大国衰落的宏大的世界历史画卷。
“纪录片《大国崛起》反映的是大国的崛起,而《十三行故事》所展示的则是大国的衰落,我就是想要呼应,希望借十三行这个特殊的题材,在这曾是全国唯一始终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里上演的种种故事,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中国,由十三行的兴衰发展这个横切点来窥视整个中国是如何与世界大潮流背道相驰,进而深入思考‘中国要不要走向世界,中国到底要怎么走向世界’。”
范老师不断在强调,“十三行非常接地气,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是息息相关。”从十三行这个特定的商行讲起,故事延伸至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层面;从十三行这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起步,故事延伸至湖南、北京乃至全国各地,而那些烙着西式风格的著名建筑,如北京天安门、北京大学、圆明园、协和医院,无一不和十三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许多现象与难题,古代与今天同态且同源,这尤其应该值得我们去重视。
十三行:值得你为她奋斗一生
范老师是搞业务出身的,从十七岁当教师开始到现在,即使期间她也当过行政领导,但她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业务。深受多年业务的历练,范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相当克己敬业,从一而终。一如她做人一样,踏实严谨,从不去追求表面浮华的东西。一次偶然的“蹭会”,却对博大精深的“十三行”一见钟情,接着便是长达十年的执着求索。“我当时就有那个判断,十三行是个你值得为她奋斗的题材,哪怕奋斗之后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你也没有遗憾。”就是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从对十三行半知不解到50多万字的《十三行故事》面世,范老师始终以“实干”的姿态追随着十三行。十年,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十年的光阴,人生若能专注如此,该会有多少出其不意的成就。
“我是做完广东电视台《百年留学》这个电视历史纪录片后退休的,大概是07年的时候。退休后我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在十三行上。《十三行故事》是2012年8月份出版的,一直到今天,我都还一如既往地在钻研十三行。”范老师告诉我们,她现在的第二本关于“十三行”的著作已经在排版了。前两年省委宣传部跟中山大学出版社合作,准备出版一套学术型的“粤商丛书”。
“粤商丛书,当然少不了要写广州十三行。”为了使这套书兼备学术和通俗的特点,学术界就推荐范老师来写这一部分。“这说明他们对我十三行故事里面的学术价值是认可的。”范老师继续说道,“但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粤商丛书就是得写商,就专门挑我最不擅长的来写。”士农工商,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历史上商人的地位都是很低贱的,即使再怎么富裕,后代都觉得承认自己的先辈是商人是一种耻辱,因此他们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没有东西就很难写啊!尽管可以说些理论,但没有故事没有细节,真的相当难以开展。所以这几年就逼得让我在商这方面又下了一番狠功夫,又加强了一点。”
“目前来说我有三个愿望:一个是留一本书,《十三行故事》还是蛮有质量的。第二个心愿就是留一首歌。我写了一首十三行小调,本来是希望给纪录片用的。歌曲的小样已经做出来了,主要是请广州大学合唱队的会唱粤语的同学演绎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纪录片《十三行》的拍摄被迫搁置了。第三个愿望,其实就是想要留一部关于十三行的纪录片。”范老师告诉我们,她会一直坚持做十三行的相关研究,接下来她还会推出一批的文章或者作品。
“十三行是个值得让你为她奋斗一生的题材。”她如是说。
《华南师大校友》记者 冯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