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华南师范大学档案馆(校史文博馆)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捐赠者,他带着满满的深情与宝贵的珍藏,为学校的档案宝库增添厚重的篇章。
李江帆捐赠原始手稿资料回馈母校
档案馆(校史文博馆)馆长郭小川及馆内工作人员一行前往李江帆校友家中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捐赠仪式,为李教授送上捐赠证书。
此次李江帆教授校史资料捐赠,包括1981年与硕士论文选题相关的论文、1982年硕士论文、1997年博士论文、以硕士论文为基础写成的《第三产业经济学》初版、重印版和修订本等著作,以及第三产业经济学教学光盘等全套原始文献资料,构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我国服务经济理论研究史和教学史实证材料。作为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学创始人,其1982年完成的《论服务消费品》硕士论文系国内首篇系统论证服务消费品的开拓性论文,此次披露的原始手稿为追溯学科范式转型提供了珍贵的认知图谱。在捐赠仪式现场,李江帆教授讲述了自己在华师学习6年、任教18年的经历和生活点滴,深情回忆了与母校、与导师、与学生的深厚情缘。
求学、教书、治学:李江帆在华师的故事
李江帆,出生于广东台山的一个教师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他心中种下了对知识的渴望。
在时代洪流中,下乡插队当知青的李江帆在艰苦的条件中依然用功学习。功夫不负苦心人, 1973年选拔工农兵学员恢复文化考核,他以全县第一和县优秀知青标兵的又红又专条件被选拔入广东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政史系学习,从此与华师结缘。
大学毕业后,他在佛山地区师范学校任教三年,始终保持勤奋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状态。他在构建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经历了困惑-启迪-升华三部曲。他在佛师撰写文章时,对“教师是否向社会提供产品”这一问题产生了困惑。
1979年他带着困惑重返母校读研究生,从马克思“在服务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等提法中,得到很大启迪,思想产生升华:要正确认识教师等“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的劳动性质和第三产业的社会地位,关键是须突破传统产品观,把非实物形态劳动成果也纳入产品范围。
1981年他的中国首篇“论服务消费品”论文在华南师范学院学报首发后,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和《经济学文摘》摘录,引起学术界关注。
在导师黄家驹教授指导下,他选定“论服务消费品”为硕士论文题目,拟以《资本论》的研究主线和始点为蓝本,探讨服务消费品理论。
1981年他通过外出访学调研和大量文献研究进行深度考察和论证。
1982年8月,李江帆写成了硕士论文《论服务消费品》。这构成了他7年后出版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其后,李江帆将硕士论文化整为零,拆分成13篇论文全部发表。其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和英文版等学术刊物刊载,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1984年他任华南师大讲师时,开始以硕士论文建立的非实物产品理论为基础,创立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第三产业经济学。尽管他面临着种种压力,但研究生时对服务消费品的研究为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助力他一路披荆斩棘。
1990年他任华师副教授时,历时八年撰写的《第三产业经济学》正式出版。
1991年李江帆任华南师大教授时,他的著作《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对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积极推动作用。国务院秘书长邀请他赴中南海,听取了他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意见。国家统计局课题报告把《第三产业经济学》列为主要参考文献第一项。
1982年李江帆研究生毕业后在华南师范大学留校任教,在华师辛勤教书育人19年,后在中山大学任教17年。从大学毕业起算,至今从教48年。在任教期间,李江帆教授以学为基,厚积薄发,化为育人春雨,润泽文脉,其间培养出的学生遍布各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一直以来,李江帆教授深耕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1997年,李江帆以第三产业经济学相关论题《服务产品的理论研究》获厦门大学博士学位。
李江帆教授作为全国首位建立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学者,他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0年出版《第三产业经济学》被评为1990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非常畅销,1991、1992、1995年三次重印,总印数1.7万册,甚至出现了盗印本。
30多年后,知识产权出版社从1984年至2017年共17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的50余本著作中精选了20本作品再版,《第三产业经济学》名列其中。《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于2021年12月写成,主要做了五方面更新:统计数据、统计图表、文献资料、章节结构、重要观点更新,篇幅由44.2万字增到66.9万字。
2009年,李江帆教授荣获“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称号。
欢迎捐赠,共建华师人精神家园
近年来,档案馆(校史文博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推进档案征集工作,不断加大校史实物档案的征集力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极大丰富了馆藏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档案馆(校史文博馆)热切期望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及家属、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关心支持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积极参与档案征集与捐赠工作,共建华师人精神家园,凝聚奋进磅礴力量。
联系人:谢老师 联系电话:020-85219657
联系地址:石牌校园校史文博馆二楼202室
转载 | 学校档案馆(校史文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