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严惠,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先后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曾师从雷雨声、赖广益、杨鸿年教授,并一直在专业学习上得到指挥家严良堃先生的培育。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合唱学术委员会学术副主任;中国高校合唱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合唱协会副会长。个人指挥合唱团在国内外专业比赛中获奖超百项,国际金奖近30项,曾获国家文化部“优秀指挥奖”,教育部“优秀指导教师奖”及国际合唱比赛“最佳指挥奖”。2003年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20年学校第八届教学名师,2021年学校模范党员。
从温暖中来,到温暖中去
1989年的秋天,正处桃李年华的苏严惠与华师的故事落下了第一笔,没有盛开的木棉花落在她的肩头,但往后的岁月花香满溢。在来到华师之前,在教育这场旅程上,她已经走过了第一站。1984到1987年,苏严惠在潮州师范学校就读于图音班,遇见了她教育之旅上的第一位引路人,也就是她的班主任。或许没有什么明确的事件,但正是这种纯感性的引导更加有“润物细无声”的妙益。毕业后,她在潮州市昌黎路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教学,期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强烈的上进心让她不止步于此。在华师音乐系创办的第二年,苏严惠考入华师。那时学科建设尚不成熟,音乐系从仅有专科到本、专科“二•二”分段,因而直至两年后考入本科,她才开始学习作曲。雷教授在完成繁重建系和教学任务之余还承接了广东省中小学音乐教材编写的任务,作为沿海教材的主编者主持编撰工作。他三十年的编撰经历和深重的教育情怀鼓舞着苏严惠内心深处那颗名为音乐教育的种子发芽出青。华师音乐系建系的那批老教授们,在言传身教中使她明晰了教育初心为何,前路行进方向为何。本科四年跟随国家一级指挥赖广益教授学习合唱指挥,更让其明白学校合唱教育的深沉含义。1993年毕业后苏严惠留校任教。一年后,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苏严惠选择前往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师从著名指挥家杨鸿年教授。尽管去到一个不同的舞台,不同的甚至更好的环境,但只要心里有一个归宿,就不会忘记归程,就像她说:“我从未想过离开华师。”千帆百舸皆如是,她只在这条江河远航。在专业学习上,她一直得到指挥家严良堃先生的培育,可以说,前辈们对教育的关注、在学科上的成就以及对待艺术的态度塑造了她教育灵魂最深层的东西。2002年苏严惠开始进入世界合唱比赛,并以独立学者的身份访问了韩国,而后前往了德国、法国等地交流,2007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意大利进行学习。合唱文化始于西欧,开始于九世纪,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而中国的音乐传统是单声的,直至二十世纪初才真正诞生中国多声部的合唱创作,因而走出国门,真正浸润在世界氛围中,才算是真正勾勒出了“合唱”的全貌。现如今她指挥的动作,或顿、或扬,都是纯粹的自由,就像诗人写出的每一个字都是干净的,不受词的限制,意境和情感便饱满的要喷涌而出了,不可不谓“大家”也。在她的故事里可以听出传承久远的博大的教育情怀;在她身上可以窥见老一辈的音乐教育家自带的那种气定神闲但又神采飞扬的感觉;在她眉宇间可以瞥见音符一般跳跃的对音乐和教育的热爱。她说:“我要做有暖度的音乐教育。”
苏严惠(图右一)与恩师雷雨声教授夫妇合影
教育者引路未来教育者
每个人都有一副做工精美的乐器,可以运用自己的嗓音去感受音乐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这种美就像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人皆可享之。而合唱指挥,正是这幕“与美的邂逅”的导演者,她最骄傲的莫过于一场盛大的表演给听众、给表演者本身带来触及心底的感动。华师合唱团——“未来教育者”合唱团,如此这般的演出又何止千百,其所孕育的无数可能的合唱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所创造的未来又何止于完美的演出,那会是一场音乐和美学的盛宴!苏严惠像一个造梦师,她带领华师合唱团,领略了诗词歌赋、多彩民族、古典历史、宗教辉煌,以及在歌声中具象化的风土人情;她又像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带领华师合唱团南征北战,赢得了各类合唱比赛的金奖,使其在世界千余合唱团中位列前十;她更像一位舵手,带领合唱团形成了严谨、精巧、细腻而不乏激情的艺术风格。万般世界,千种风情,没有谁该被拘于一隅,华师合唱团给了学生一个走出省界、走出国门的机会,一个领略世界殿堂级音乐的机会。2004年,恰逢“中法文化年”40周年,华师合唱团第一次受邀出访法国,在斯特拉斯堡进行了为期十四天的巡回演出。在这两周的时间里,不止有展现中国文化的专场,也有法国本土的音乐作品的演绎,在弗雷诞辰八十年之际,以一部《安魂曲》寻求与当地人最深的情感共鸣。在一个接一个的教堂里、小镇上,一幕接一幕的灵魂的碰撞上演,文化的交流由歌声至心声,情感由耳入心。在日暮、在晨光里,在离开时,当地的小天使们为合唱团送上了载满记忆、欢喜和期待重逢的卡片,为这一次出访画上温情的句点。2013年,受文化部钦点,在苏严惠的带领下,华师合唱团作为首个中国合唱团参加阿根廷第八届圣胡安国际合唱节,不枉三十多个小时奔波,在当地引起了极大轰动,尽享盛誉。15年希腊、西班牙,17年拉脱维亚—里加,19年瑞典哥德堡,接连响起华合动人的歌声。疫情无法成为世界合唱交流的拦路虎,它被一曲《Stay With Me》的国际云合唱击得粉碎。2021年苏教授决定以虚拟合唱的形式参加世界合唱比赛,华合演唱潘行紫旻作曲的《夜》获得了该组别的金奖,更是获得了由全球140位评委评审的理事会大奖。这些一个个金色的勋章都彰显着对苏严惠教授以及华师合唱团坚持做中国文化合唱的肯定。
多次出访世界舞台让苏严惠开始思考,“中国的合唱和世界主流文化到底差距在哪里?”“应如何用主流的语言来表现我们自己的文化?”带着解决问题以迈向合唱新纪元的决心,自2017年起在大学城连续三年举办了中国合唱原创作品的创作研讨会,并带头联合广东教育出版社创建了“合唱世界”合唱新作品推广平台。平台发挥的对以原创作品的保护力量消除了作曲家们部分的后顾之忧,同时刺激了不少新生血液注入合唱创作事业,用合唱传达中国文化的蓝图渐渐实现,这片疆域的山川大河已然有了脉络,惟待细节处慢慢生长。今年华合在广州大剧院唱响了戴望舒的诗作,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中国首部合唱诗剧。这是华合长期与全国知名作曲家合作的成果,作曲家拨开了戴望舒文青的表面迷雾,捧出了他那颗炙热的爱党、爱国之心。在歌声中,我们看到戴望舒被日本逮捕入狱,但对延安的革命信念不灭,家国情怀不朽。在每一个类似的专场中,苏严惠都在坚持做同一件事,在新时代用原创合唱作品叙说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化。
华师合唱团获里加世界合唱比赛6项金奖(苏严惠:红色衣服)
知心人由交心至动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合唱育人,朋辈同行”活动中,苏严惠通过鼓励合唱团员以一个指挥者、教学者的身份,发挥所学专业技能服务朋辈、影响朋辈、反哺朋辈,从而实现与朋辈同行的目标,从更大的层面上扩大合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非专业学生加入合唱的队伍。这是一种艺术的反哺,是教学中突破师长概念的尝试,消磨了师生教学单向的隔阂。在苏严惠看来,这是对未来教育者责任感的培养,是一种职前教育,是艺术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思维的碰撞、非音乐元素的能力上的碰撞,感性与理性交融。“这是一群可爱的学生。”苏严惠这样评价音乐学院的合唱朋辈教育学生导师们,“他们没有物质上的追求,哪怕累到在公车上睡着,也不辞辛劳。”路迢迢,山遥遥,不敌人心固牢,相对专业性她更多的重视的是坚持本身,“因为你坚持了以后才能真正去挖掘到这个学科内在的内核”。校友、老生对合唱团新成员进行再教育,合唱朋辈传统年复一年代代传,其中的情感在时光中发酵、哺养,从未消逝。从课堂教学,到艺术实践,到社会服务,到中国文化合唱曲目原创,到演绎、推广,这些环节是完备完善的全过程。在她的教学体系中,除却艺术感性的极具情感的感染力外,她更希望让同学能够在这个学科里面看到它的科学的规划,以及它的系统化的布局和开拓性的创新。“仅有舞台瞬间的闪光是不够的”,对于音乐教育这项事业应有科学、长远的规划,于苏严惠而言,她最终的教育目标是武装学生的思想,将其思维导向多元化的同时兼有批判性。她结合了华师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学科特点,将合唱教育人才与中小学学校音乐基础教育对接,成立了“学校合唱教育研究中心”,带领合唱指导团队与广州中小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合唱团不仅仅是为了合唱的表演,更多的是能够学习合唱的先进理念,合唱教育的方式方法,然后能服务于他们以后人生的教学生涯。”
“他说,这几年华师合唱团带他体验了这样一种高贵的精神。”苏严惠讲述了一名物电专业的学生参加合唱诗剧《那里,永恒的中国》后的感悟,“我就从词曲里戴望舒的形象中真切认识到了一种真正的高贵。这种高贵不是一丝不苟的着装,也不是曲高和寡的艺术,而是余秋雨先生笔下的‘苦难中的高贵’。”这些年,华师的学子不仅有校园合唱朋辈活动的体验、更有合唱团舞台展示的精彩,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这样的精彩似乎只有大学城校区较能实现。“自从石牌校区的音乐厅被改造成了实验室,我们已很难带来高质量的艺术活动。”苏严惠在感慨美育的正面作用时亦在感叹美育的资源不足。多少朋辈活动中,华师学子们在宿舍走廊、在架空层唱歌。是的,生活很美,歌声很美,但这样的环境下确是无法体会到艺术之美的最高层次。音乐是娇气的,特别是合唱音乐,它需全然依靠人声去塑造音乐的形象,需要均匀的声场、足够的声能密度和优质的共鸣。因而对一个专业的音乐建筑依赖性极其强,其艺术之美的有效传播受限于环境是极大的。这些年,为了实现这一方集体声音塑造的理想,她积极寻求将合唱团带向更高更大的舞台,从大学城音乐厅出发,去星海音乐厅、去广州大剧院、去世界更高规格的音乐殿堂!艺术场馆是文化体现的精神高地,若我们无高雅可仰望,那便只能悲哀的守着心灵的贫瘠,麻木前行。那位物电学院的学生说:“或许我以后不会再有机会亲身参与像华合这样的高水平音乐活动,但是我从华合带出来的高贵必会伴随着我,在我的领域里,在我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乐记》中“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三者本于心,唯乐不可以为伪。”著名指挥家严良堃取其中意“心声”,寄语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强调以心感受好的音乐,勉励合唱团要以音乐启迪人、培养人。自2015年起,心声——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专场音乐会,每一年都在星海音乐厅唱响,连续五届的心声唱出了华师该有的精神气质,在柔情与热烈兼具的歌声中,对艺术更高的追求、对美育更多期望、对高贵气质更深的探寻一一浮现。谈及所历的种种困难,她真诚劝诫,要把生活中的苦结合在自己兴趣上,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坚持可达生活彼岸。人生是一场追寻,也是一场奔赴,愿每一位华师学子在前行之时能心无旁骛,直达远方。
苏严惠(图二排左五)率华师合唱团在广州大剧院上演原创合唱诗剧
采编 | 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