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5日,许桂清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由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广东省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总决赛,并以理科组第一名成绩获得大赛总冠军。同年10月代表广东省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荣获理科组二等奖。其获奖课程《物理学史》的教学理念是“以史为鉴,传播物理文化,培育科学精神”。获奖一事,经过华南师范大学官网及官微发布,引发我校师生校友广泛热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许桂清分享他与赛事背后的故事。
采访当天,已经是华灯初上。许桂清骑着单车赶来,刚刚结束比赛相关事宜的他暂且放下了繁忙的工作,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尽管回校需要补上很多落下来的工作,已经“连轴转”的许桂清依旧精神饱满,热情洋溢。许桂清平易近人的话语很快就消弭了我们彼此的距离,减少了陌生感。在袅袅的茶香中,暖黄色的灯光下,许桂清向我们讲诉起他与物理师范的不解情缘。
亨嘉之会,奏凯而归
第五届全国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已经圆满落幕,但是回忆起比赛经历,许桂清依旧是感慨万千。此次比赛的宗旨是“上好一门课”。作为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联合承办的面向四十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青教赛是一个含金量很高,颇具重量级的一个比赛。“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嘛。就是要鼓励老师能够扎根教学,不仅是专注科研,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里面去。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教赛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和关注。”许桂清认真地阐述了大赛承办的背景。通过一个比赛将一门课程打造成精品课,同时推进课程思政,正是国家在大学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导向。
许桂清主教的课程是《物理学史》,参加此次比赛,不仅对于自己的这门课程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建设,而且对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机会。因此,许桂清在多方的支持下,在筹备本次大赛的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学院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由七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许桂清的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悉心指导。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也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同时邀请校内外专家过来共同指导。省赛的10节课里,每节课试讲了至少两次。而到了国赛这20节课里,基本上每堂课都试讲3到4次。因为省总决赛是九大评委打分,要让不同学科背景的评委认可,这很考验一个老师教学的功底。此外,省总决赛的讲课是在大舞台上的无学生的自问自答式的教学,也需要一定的演讲功底。可以说,许桂清能打入国赛并荣获二等奖,与他比赛前期的充分准备和团队的精心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比赛前后差不多准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吧,整个过程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过程,累却快乐充实着。在我参与赛事的整个过程中,我校团队都在后面做了很大的支撑和引导工作。陈文海副校长在青教赛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亲自过来给我们打气和指导,学校多位领导也以各种方式给予了我们许多鼓励。学校的这种支持和鼓励,是我们能在竞赛中走得远、走得好的最大原因。”许桂清回顾后说道。
情系物理,匪朝伊夕
能在青教赛中超群拔萃,除了因许桂清一以贯之、从不懈怠的努力外,还因他心中对物理始终葆有热忱。许桂清一路走来,与物理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他看来,物理是美的。而这物理美学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个魅力就是它的简约之美。一个看似简简单单的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就能够把行星之间的引力呈现出来,指导着我们卫星发射,火箭升空。物理就是这个世界最本质的表述,它可以用最精炼的公式表达这个世界运作的基本原理,简单,纯粹。第二个魅力是它的统一之美。牛顿通过经典力学把天上的运动和地面上的运动给统一起来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把电磁和光统一起来了;相对论把高速运动和低速运动统一起来了;量子力学把连续和不连续统一起来了。要把四种不同的作用力统一起来,这是当前物理学家一直在追求的,这也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智慧。第三个魅力是物理实验设计之巧妙。例如库仑扭秤之美,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转化为这个扭秤扭转的角度。这种实验设计的巧妙,可以让人更多的体验到库仑定律背后的物理美学。第四个魅力是它的价值之美。物理知识对技术而言是一个指导理论,技术又进而影响了社会。人们在研究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之后,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论指导下改进了蒸汽机、柴油机,而蒸汽机、柴油机等又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社会。
“所以物理是一个根基的东西,让学生感受到,噢,原来物理的价值是在这个地方,原来物理有这么大的魅力,他们才会发自心底地认同物理。”许桂清在谈论物理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身为一名物理学科教师,许桂清也会在意风花雪月,而他在意的方式与诗人不同,是究其物理本质的一种关心和思考。一个在意风与水流动的方向,日月更替的规律,还有宇宙诞生原点的人,拥有的是一种广阔的、伟大的浪漫。
菁莪造士,域朴作人
为了更好地将物理美学正面地传达给学生,作为研究物理教学法、主要培育物理师范生的许桂清,在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自己的教育理念,许桂清简单的概括为两点。
第一个理念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许桂清培养的物理师范生未来也是要当老师的,因此,许桂清非常注重自身的表率与示范作用。早年他曾与清华大学郭奕玲、沈慧君两位老教授一起合开了一门通识课,叫作《诺贝尔科学奖的启迪》。当时郭奕玲教授已经是82岁高龄,仍能够站在讲台上连续讲两个小时,即便是这门课教得很熟了,他也还要继续思考,怎么把最新的诺贝尔奖素材与时俱进地融入进去,以求把这门课上得更好。这种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许桂清,也使他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你对教学的热爱,你对教学思考的深入和投入,同时要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才能让学生未来去到了中小学,也能更好地在课堂上与他们的学生互动。这种意识要在课上传递给他们。”许桂清在他的通识选修课中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第二种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是学会换位思考。许桂清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坚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每一堂课,希望让每一位学生在上完一堂课后,在能力方法上、情感态度上都有所提升。在许桂清的课堂上,学生们参与度高的表现之一就是小组举手发言,为了抢一次回答的机会,他们甚至举出4把雨伞、几只鞋子起来,就是为了脱颖而出。“课堂讨论的氛围一直都维持得挺好的,我觉得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也是一种让我愿意去投入教学,去享受教学的动力吧。”回想起课堂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许桂清的语调也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欣慰之感。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各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教育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优化创新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许桂清在学生的学习和考核方面颇有自己的特色及风格。譬如,他把纸飞机比赛的成绩纳入选修课平时成绩考核之一,谁的纸飞机飞得远,谁的分数就高。“这看似不着边际的考题,其实来源于stem理念,我希望通过纸飞机比赛,打破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抄录,提高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动手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这种飞行原理,在趣味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许桂清说道。除此之外,许桂清要求学生登陆诺贝尔委员会英文官网,写一篇关于诺贝尔委员会英文官网深度认识的相关论文,以此帮助学生打开更大的世界,让他们懂得如何有广度和深度地思考问题,进而有方向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许桂清还参与了我校省级示范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项目,用自身的实践发展回应时代的加速度。许桂清作为大学老师进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堂上给中学生授课,中学生与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当代的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模式相对来说是被动的、机械的、片面的,如何调动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中学生更加科学全面地学习与理解物理,是许桂清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许桂清在向中学生授课的时候,会尽可能地分享物理知识点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及意义,还原到当年物理学家研究的那个时代,去探讨物理学家思考的脉络、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涉及到的物理学思想、以及对应我国国家前沿的科技成就。让中学生看到物理学习的大视野、大格局,而不只是局限于高考的那一个知识点上面。许桂清作为中学物理教学法老师,会将自己在中学生授课时所获取到的经验及心得,作为最写实的案例教材向大学师范生们展示与传授,引导他们怎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听课、去备课、去评课。“他们是将来的中小学老师,我希望把教育研究这种工具传递给他们,从而改进他们的教学模式及方式,实现以研促学,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许桂清提道。
同时许桂清参与了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担任两本分册的副主编,他将很多先进的物理教育研究成果与思考,融入到了教材里面去,将物理核心素养落地到教材里面,落地到课堂教学里面,落地到高考评价里面,完成课改目标的转变。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通过编写小组的反复研讨,许桂清对物理核心素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希望可以以教材为载体,将相应的物理学习理念更广泛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孩子从中获得启发。
许桂清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创新突破,努力成为高中与师范大学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使得教师与学生实现学术反哺成为了可能。
云霓之望,薪火相传
新一届莘莘学子步入校园,总会因环境的转变出现适应难题。生活环境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学习方式由一般的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转变为专业性的系统学习和独立研究;人际交往的范围也由原来的狭窄变为更加广泛。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逐渐成为了每位大一新生困惑的焦点。
作为一个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都在华南师范大学就读的“过来人”,许桂清对于新生们有着这样一番建议:“一方面就是要尽早地做好自己未来生涯规划,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要有所取舍。瞄准了一个方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它,而跟这个方向不太相关的,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你可能要果断地把它舍弃掉;另一方面,就是要形成学会合作和学会反思的习惯。学会合作,因为当今时代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不管是做科研也好,还是工作也好,这种合作的意识,这种相互沟通交流的方式,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重视的。学会反思,我们不能只顾着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还要回头反思,,这样才能够比别人思考得更多更广,也才能走得更远。”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思考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思考者的足迹。只要勤于思考,生命就不会褪色,人生就会更有质感。
采编 | 周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