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梁老师您好!欢迎您回母校与同学聚会。好多年没回过母校了吧。见到这么多老师和同学有什么感受呢?
梁英:二十多年没回过母校了,大学城校区我是第一次来。校园真的很大、很美。这些年在香港,曾经有几个同学来看望过我,我好高兴见到他们。这次回到母校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同学,真的很激动、很感慨,个别同学变得都认不出来了。说实话,我是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来见老师和同学们的,毕业30年了,我一直是当一名普通的老师,这次聚会班长张一冰选我作为同学代表发言。来广州之前,我就在想应该向大家汇报些什么呢?我能否交出一份令老师满意的答卷呢?但是来到广州,当我见到我的老师们的时候,我安心很多了,他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让我感到温暖和舒服。
记者:听说你30年来一直在基层当教师,而且是从一个普通学校的教师转到特殊学校当老师,您为什么想去特殊学校当老师呢?
梁英:我一大学毕业后在韶关市作了8年的中学教师,后来结婚后移居到了香港。那时候大陆的学历证书在香港还不能通用,如果想继续作教师的话,就必须重新学习很多东西,还要参加香港非学历教师的学历评审考试。是转行作别的工作,还是继续作教师呢,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喜欢与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更喜欢当老师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准备,我通过了考试,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如愿以偿又当上了老师。在普通学校教了几年以后,转去新建的一所特殊学校,这就是香海佛教莲社开办了一所专收智障儿童的特殊学校。我过去从来没有教过特殊学生,觉得很新鲜,起初只是想去看一看,谁知一去学校见了那些孩子们就爱上他们了。有一种感觉就是有缘,我好像觉得自己生来就是要做这些既可怜又可爱的孩子们的老师的。
记者:孩子们有您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幸运,你们学校的老师应该都是很有爱心,也很有童心的人。因为听说智障学生的智商通常只有几岁的水平?
梁英:我们学校有100多名老师,200多名学生。为中度及轻度智障的孩子开设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从小一到中六都有。老师们都非常热爱孩子,我们的信念和宗旨是众生平等,有教无类。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全面的优质教育。热爱这些孩子是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是教好这些孩子的前提。有爱心和童心才能和孩子们交朋友,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尊重他们。
记者:你们78级的同学是恢复高考后的招收的第二届学生,在当时都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而且当年教你们的有一批很优秀的老教师,您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在特殊学校能够派上用场吗?
梁英:在普光学校里,我觉得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更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因为这些孩子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他们的智力程度和个性特点都不一样。必须根据孩子们的特点,根据每一个孩子的需要,自己设计课程,选编教材,制作教具,教学方法也不一样,他们需要在活动中、在娱乐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与同事们进行了中文教育的探索,得到特殊教育专家的肯定。2004年我们的教学成果获得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学成就奖,05年作为香港教育界国庆访京团的一员,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宴会。真的感到十分荣幸。
记者:你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怎样取得行政长官卓越教学成就奖的吗?
梁英:你是想问我“卓越”在哪里吧?是的,普通学校可以有显而易见的教学成绩给人看,但是中轻度弱智儿童学校的中文教学可以给人看什么呢?没有统一考试,没有公开比赛的成绩。我们就是凭着自己的一颗善良的心、一颗进取的心来做好语文教学工作。香港特殊学校从来就没有一套特定的课程和教材,教师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因应学生的程度和需要来编写课文、课业。因此,如何使全校的语文课程设计循序渐进,有系统,符合学生需要,的确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进入普光学校以来,我一直担任語文及普通話科目的老师,后来还担任了语文科科主任和普通话科科主任。我非常注重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索。1999年我参与设计“轻度弱智儿童阅读奖励计划”,获得课程发展处颁发的校本课程设计嘉许状。
2002年,我们尝试在轻度(智障)班实施以文学带动语文学习的新课程,即在轻度小一至小三年级以《童歌字趣》和《我自己会读》丛书作教材,小四至中三年级就以《彩虹系列》作课文。目的是要提升课文的质量,在教材中加强文学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在这过程中,我和语文课程发展小组的教师一次次地开会,商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细节,编写课程纲要,务求新课程能顺利实施;又定期召集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检讨教材的适宜程度。多年来诸如此类的尝试、修订不胜枚举,语文课程设计过程的艰辛可见一斑。
在教学策略方面,正所谓“浅水淹死人”,要弱智儿童学会一些我们看来非常浅易的词语、句子,都需要施展浑身解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我曾教过小一中度语文,全班学生八人,全部都是有语言障碍的。如何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就需要老师来想方设法了。我决定以聆听儿歌(儿歌内容尽量配合单元主题)及唱游的方法,去学习词语和认读图片,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越来越喜欢语文课了,同学对儿歌的感受力也让我喜出望外。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我们也设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学习语文的环境,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语文知识。例如,我们举行“语文双周”和“普通话周”的活动,让学生透过多采多姿的活动来学习,还开展朗诵比赛、急口令比赛、书法比赛、猜灯谜、说故事、唱儿歌、写贺卡等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和表现出来的水平,都令教师们刮目相看:一些平时说话不太流畅清楚的同学,竟把急口令念得又快又清晰;一些平时很难记住的生字,在猜灯谜时不经意就学会了;平时读书没有高低语调之分的同学,朗诵起古诗词来抑扬顿挫,等等,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一下子说也说不完。此外,我们推行的环境识字,就是在校园的各个房间、设施、家具和物品上贴上相关的文字,鼓励学生认读。再如设立校园信箱、午间诗歌欣赏、在上学和放学的校车上播放成语故事等等,都对同学学习语文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就好似听了一场精彩生动的语文教学法讲座。你讲起自己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的实践,真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看得出你在其中全身心的投入,我们都深受感染。那梁老师您这么做的动力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喜欢这些孩子?
梁英:因为爱,我选择了教师这个终生职业。我喜欢学生,喜欢教育这种工作。我的儿子在他十几岁的时候问过我:妈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穷也好,富也好,每天一日三餐,都是活一辈子,每个人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成功、奖励、喜悦、金榜题名是一种经历,挫折、屈辱、失败、奋起也是一种经历,总之,你经历得越多,人生的意义也越大。
对我来说,教普通孩子是一种经历,教特殊孩子又是一种经历,而且意义更加重大。教育弱智学生,通过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去教会那些孩子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他们融入主流社会,凭自己的劳动立足社会,那是多么大的功德啊。所以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教育下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十分开心,比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绩还要开心。正是这一点点的进步,积累着孩子们的正能量,帮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记者:梁老师,您真的是一心一意地爱着你的那些孩子们,热爱着您的学校。刚才在聚会上,听见您在向同学们介绍您工作的学校,希望愿意献爱心的同学捐款给您的学校?
梁英:我工作的学校叫香海正觉莲社佛教普光学校,会长叫觉光法师,教智障孩子所需的教育经费是普通学校不能相比的,所以政府的投入还远远不够,需要社会爱心人士的慈善捐助,真心希望社会各界人士支持特殊学校。
记者:梁老师,真的很佩服您在特殊学校教师这个岗位上坚持了这么多年,而且一直保持着一颗童心,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正是这种执着使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作为前辈,请您对我们的年轻校友和在校学生谈谈您的希望。
梁英:在工作中取得这些小小的成绩,其实真的很平常。我们班的同学们个个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让我羡慕和佩服。我感到庆幸的是我所在的学校有一个对语文教育充满理想和积极推动校本语文课程发展的校长,有一班富有语文专业知识和充满干劲、任劳任怨的同路人,我愿与他们一起继续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这句话与年轻的校友们共勉吧。
《华南师大校友》记者 曾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