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时代和科学的开拓者 |
刘颂豪教授,著名光学和激光专家,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所长、合肥分院副院长、研究员兼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委员。现任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院长。 从小就树立宏伟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刘院士在1930年出生于广州市。1937年广州沦陷,举家迁回老家容奇镇。从镇里到他家途中经常有日本鬼子粗暴地对中国人搜身,强迫同胞们鞠躬,刘颂豪感到非常气愤,并暗暗立下宏愿:“奋发向上,献身科学研究,洗脱国耻,为了祖国富强,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当时他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这种落后挨打的状况。 1951年,刘颂豪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并被广东省教育部门保送到中科院工作。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我国极需光学仪器研究及制造方面的人才,所以刘颂豪同另外3位年轻人就被调配到王大珩、龚祖同先生手下研究光学技术。刘颂豪本来是想跟着钱三强先生学原子物理的。被安排去学光学,他开始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没想到后来发现光子世界竟是如此美妙。 1956年2月,刘颂豪教授带领光机所的 8位同志到云南昆明的298厂帮助筹建光学玻璃熔炼车间。他们为298厂光学玻璃熔炼车间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技术资料,刘颂豪教授撰写的《光学玻璃熔炼车间的筹建报告》被认为是“一篇有价值的论文”,至今仍保存在该厂的档案室里。 1957年起,刘颂豪教授又开始了代稀土光学玻璃的研究,掌握了各种稀土和金属氧化物对玻璃光学常数的影响规律及数据,进行高频白金坩埚熔炼实验上千次,取得数据数千个以上,终于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研制出各种不同光学常数的光学玻璃。后来又研制出玻璃析晶小而且可用陶瓷坩埚熔炼的高折射率低色散的代稀土光学玻璃,从而使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打破了国外在军用光学玻璃技术上对我国实行的封锁,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当时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科委发明奖和中科院优秀奖。 不畏艰险,勇于攀登 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创新是科学家唯一的使命”诠释了刘颂豪院士一生的追求。 20世纪60年代,他为开拓我国激光领域和发展激光应用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参与开拓我国激光领域,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批激光器。后来,又发展了激光在国防军事上的应用,开展激光武器基础研究。最重要的是,他把各个领域结合起来研究,并将光学理论应用于它处,比如开拓激光和激光光谱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以此为基础,刘颂豪教授将激光光谱技术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首次探测到在常温下蛋白质分子产生的双光子诱发荧光,发现在血卟啉衍生物的喇曼谱中存在樗疗效的喇曼谱线,研制出超高灵敏度的PE探测和发光图像观测系统。他将激光技术用于农业,改进了水稻的育种,提高了鱼虾的产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他又开发了激光和非线性光学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刘颂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激光光谱学开放实验室,在非线性光谱学和光敏治癌机理研究中,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1986年,刘颂豪回到广州,就任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在科研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他筹建了导波光学实验室。1989年,刘颂豪在广州主持建立了全国第一间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后经国家批准建立了以光生物学为主攻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他领导的实验室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可用于生物分子光信息处理器件的新材料,首次成功用激光微束技术切割人体血细胞的染色体,并在运用激光诊治癌症方面取得进展。目前已经建有四个设备先进的学科前沿实验室,并成为华南地区激光生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成了广东省重点学科——“激光与光电子学”,并于1997年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使得华南师大成为广东光谷的重要依托高校之一。刘颂豪教授作为广东“光谷”专家顾问组主要成员参与“光谷”的建设,为广东“光谷”的筹建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以来,刘颂豪院士又开展了光子中医学的研究。与此同时,他们正在研究激光针灸技术,补充并发展传统的中医针灸。目前,他们已成立光子中医学实验室,推进光子学中医技术的研究。 桃李满天下,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作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刘颂豪院士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教人才:共培养博士后12名,博士生32名,硕士生69名,现仍带有博士生3名,硕士生9名。刘颂豪院士教育学生时注意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热情地以各种方式创造条件支持学生的发展。他言传身教,十分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他的指点下,学生们中大多已成为德才兼备的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其中不少已成为教授和博导,有的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鲍晓毅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刘颂豪教授共发表论文400多篇,1995年以来,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72篇,其中有40多篇论文被SCI、EI、CA和ISTP收录。受广东省优秀科技专著基金会推荐与资助出版的专著《强光光学及其应用》,1995年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时便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强光光学(非线性光学)的高层次学术专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该书被许多高等院校用于研究生教材,深受好评。此专著于1997年获广东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该专著同系列论文及成果于1996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另外,1999年在新加坡世界书局出版了英文版《非线性光学物理》一书,同样得到国外专业杂志的高度评价。 热爱运动,品德高尚 刘颂豪院士生活有规律,长期以来坚持体育锻炼,是他保持充沛精力的原因。不他常说,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保证好的工作。刘颂豪院士还经常把自己健身的心得讲给年轻人听,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同事和学生都养成了锻炼的习惯。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为集体一项项科研成果的取得提供了强大的后援保证。在工作中他是受人尊敬的好领导,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位容易相处的长者。刘颂豪院士在和别人接触时,不管是著名教授还是刚入门的学生,他都非常热情、谦逊、诚恳,没有一点夸夸其谈,总是先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再谈自己的意见。他的学生都说,在刘教授领导下工作、学习心情舒畅,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重视科普工作,积极推广全民教育 刘颂豪院士非常重视科普工作,他常说“我们做科研的人都有责任推广科学”,“科学要从青少年抓起”。早在1996年,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新兴的光电子技术,刘颂豪教授就组织编写了一本《光电子世界——从电子学到光子学》,该书至今已印刷6000册。 刘颂豪院士经常被邀请到各地讲学。每到一个地方,刘院士除了进行学术交流外,最不忘的就是设法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前沿。由于地域关系,刘院士到得最多的还是广东各地。每年5月的科技活动周和6月的科技活动月期间,是刘院士最忙的一段时间。一个接一个的活动要参加,一个接一个的讲座要开展,但刘院士只要有时间,从不推辞。刘院士陆续在各类大中小学校做了近几十场科普讲座。他先后给华南师大附中、广东省实验中学、顺德一中、碧桂园中学、岭南学院、华南师大物理系等学校的同学们做过讲座,也给广州市经委的领导、北方光电公司的员工们讲过。在深圳、长春、武汉等地的博览会,刘院士向广大企业家介绍光电子技术和产业,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技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到市场。 2001年5月,刘院士和广东省科协主席谢先德院士一同被邀请参加广州市东山区组织的“信息城市广场”活动,并就“新世纪高科技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回答了中小学生的提问。刘院士对这件事触动很大,他觉得孩子们需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太多了。他决定出版一本科普书,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科技前沿。在十几位教授专家的支持下,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本名叫《21世纪科普知识 100例》的内部刊物就完成了。该书重点突出了我国“十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相关产业,图文并茂地介绍了100个当前最新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应用。书籍出版后,刘院士把书籍赠送给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方科协和一些中小学。2001年暑假,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的学生到清远市英德地区进行三下乡活动,刘院士和其他院领导又让学生带去了200本书,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有机会了解科技前沿知识。 以《21世纪科普知识 100例》为基础,2002年1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刘颂豪院士主编的《21世纪科技前沿100题》,在短短的四个月里,该书两次印刷总数达 7000册,并在2002年11月“广州市首届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05年获得广东省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刘颂豪教授对广东省光电子高新技术的发展和高层次科教人才的培养做出的重要贡献,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肯定。1998年他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一等奖,并被授予“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0年又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由于他在我国光学和激光研究的重要贡献,1999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摘自《一代风华》(第二集),本文略有删节 |